21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docx

21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教学设计:21古诗词三首(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三首古诗词:《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的意义与美感。

2.分析每首诗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利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画面的感受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2.体会诗词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提升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教学内容

主题与范围

1.教学内容涵盖了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

2.包括《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三首诗词的学习。

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朗读和背诵三首诗词。

2.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把握诗词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诗词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进行文学鉴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

2.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难点

1.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词中的画面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PPT或黑板。

3.诗词文本材料。

学具

1.学习手册或笔记本。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简单介绍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

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诗词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诗词学习(15分钟)

1.分别介绍《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的背景和作者。

2.带领学生朗读诗词,注意停顿、语气和韵律。

3.逐句解析诗词内容,分析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讨论与思考(10分钟)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诗词中的画面。

3.让学生思考诗词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2.鼓励学生背诵诗词,注意准确性和感情表达。

板书设计

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每首诗词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例如,用关键词或图像表示诗词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

作业设计

1.背诵三首诗词,注意语气和韵律。

2.选择一首喜欢的诗词,进行绘画或创作,表达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诗词及其意义。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了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通过朗读、背诵和讨论,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同时,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培养了古诗词画面的感受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自豪感。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达,提升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在作业设计方面,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进一步体会诗词的美感和内涵。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策略:可以采用图片、故事、问题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展示天门山、西湖、洞庭湖的图片,让学生猜测相关的诗词,从而引出今天的课程。

操作: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哪些关于大自然的诗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

2.诗词学习(15分钟)

目的: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策略:采用分步骤的方式,让学生逐句理解诗词。

操作:教师可以先读诗,让学生注意听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然后,一句一句地解读诗词,解释生词和短语,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

3.讨论与思考(10分钟)

目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策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操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首诗,然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

目的: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并通过背诵加强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如果学生对某个意象不理解,可以运用比喻、联想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个修辞手法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的知识。

教师还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在讲解《望天门山》时,可以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看过壮丽的自然景色?你们是怎么描述的?”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67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