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库仑定律 教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VIP

9.2 库仑定律 教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2库仑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库仑定律的探究过程,体会实验与类比在定律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通过与质点模型类比,知道点电荷模型的物理意义及建立点电荷模型的条件,进一步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

3.理解库仑定律的内涵和适用条件,能够应用库仑定律计算点电荷间的静电力。

4.体会库仑扭秤实验的设计思路与实验方法。

5.对比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形式,体会物理学的和谐统一之美,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库仑扭秤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体验静电

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1)静电章鱼

同学们,我们知道摩擦能使物体带电,下面老师用摩擦起电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实验材料:一根PVC管、一团塑料丝、一块毛皮

实验过程:用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PVC管,使之带电。将塑料丝抛向空中,同时用PVC管靠近空中的塑料丝。

实验现象:塑料丝漂浮在空中,且炸开。

实验解释:摩擦使PVC管和塑料丝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塑料丝炸开,同时斥力与重力平衡,使塑料丝悬浮在空中。

教师和学生活动:

教师:边做实验边提问(大家看看现在的塑料丝像什么?)

学生:像一只张牙舞爪的大章鱼

教师: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呢?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解释一下。

学生:摩擦使PVC管和塑料丝带上了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使塑料丝炸开,同时斥力与重力平衡,使塑料丝悬浮在空中。

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2)静电引水

再给大家看个老师在实验室录的小视频,同样用一根摩擦过的PVC管去靠近细水流,观察看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水流变弯了。

实验解释: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水流因被PVC管吸引而变弯。

教师和学生活动:

教师:播放视频,提问现象

学生:看到水流变弯了

教师:请一位同学来解释一下

学生: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水流因被PVC管吸引而变弯。

设计意图:用趣味实验引入课堂,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生活中的静电,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二、实验探究:探究电荷间的作用力

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一)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电荷间的这种作用力,或排斥力,或吸引力,有多大呢?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和假设

??设计实验和制定方案

1.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判断两个电荷间的作用力F发生变化?

(2)如何改变电荷的电荷量?

(3)如何改变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2.实验装置:

?????

3.实验方案:

(1)q不变时,探究F随r的变化趋势;

(2)r不变时,探究F随q的变化趋势。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1)q不变时,r↑,则F↓;

(2)r不变时,q↓,则F↓。

??交流和反思:

我们如果还需要知道F与q、r之间的定量关系,就不能止步于此,就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教师和学生活动:

教师: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假设一下

学生:可能与电荷的电荷量q、电荷之间的距离r有关。

教师:设计实验前我们先解决三个问题

学生:

(1)无法直接看到力的变化,需要进行转化;

(2)将不带电的B接触带电的A,使A带电减小。

(3)移动电荷可改变距离r。

教师?学生: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并初步让金属球带电,并接触锡箔球,使之带上同种电荷,学生通过观察到的小球弹起的现象解决(1)中将力的变化转化为小球弹开的角度的变化问题。

教师:要探究F随q、r两个物理量的变化趋势,需采用什么实验方法?

学生:控制变量法

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回答问题,并解释现象,最后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

在激发学生兴趣之后,趁热打铁,抛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实验研究是根据“新课标”对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中的“科学探究”来设计,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流程: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制定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交流和反思)

(二)定量探究

??提出问题:电荷之间的作用力F与电荷的电荷量q、电荷之间的距离r有什么定量关系?

??假设和猜想:

(1)?q不变时,F与r的关系:

(2)?r不变时,F与q的关系:

F与q1、q2成正比,与r2成反比的这两种猜想,会让学生联想到万有引力定律中万有引力与m1、m2成正比,与r2成反比

??设计实验和制定方案:

1.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改变并测量两个电荷间的作用力F?

(2)如何改变并测量电荷的电荷量?

(3)如何改变并测量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2.遇到的困难:

(1)当两电荷间的作用力太小时,无法直接或精确测量。

(2)没有测量电荷量的仪器,无法测量物体所带的电荷量,甚至连电荷量的单位都没有。

3.库仑扭秤实验装置:

?????

解决困难一:A与C带上同种电荷后,A、C间的作用力使A远离C,扭转悬丝,使A回到初始位置并静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海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并擅长诗词写作,喜欢搜集各科教学资料,与广大网友分享,以资教育教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