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指导框架与实践路径.docx

防治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指导框架与实践路径.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治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指导框架与实践路径

中小学防治校园欺凌问题,首先是教育问题。

世界各国从法治制度层面、纪律约束层面和日常教育层面开展学生欺凌防治研究,已基本形成研究共识:法治制度用以惩戒后果较重的欺凌,纪律约束用以处理尚未产生严重后果的轻型欺凌,而日常教育才是杜绝欺凌萌芽产生的根本着力点。

难点问题在于,如何探索各个层面的具体操作策略,特别是学校层面的实践操作方案。

本研究以实验法为主体方法,结合北京市朝阳区、湖北省武汉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预防欺凌实验学校的具体做法,在三年的实验过程中不断完善预防实践,最终概括形成了学校层面防治欺凌的六大实践原则,旨在为中小学校开展防治校园欺凌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指导方案。

在常态教育中展开预防教育

此项工作的核心要义在于:防患于未然,通过常态教育预防欺凌行为。

通过学校内日常开展的课程、活动、管理等全面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对于欺凌问题的认识水平,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和矛盾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自我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情感,在学校营造“拒绝欺凌”的校园氛围,将一切欺凌种子形态的问题控制在学生正常交往问题的认知和处理范围内。

(一)培育尊重友善的价值观

中小学预防学生欺凌的首要工作,是以友善为价值观引领,通过教育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观念。

友善价值观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共情,学会设身处地体会他人的处境、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懂得换位思考,充分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巨大危害,从内心深处反对欺凌行为。

因此,要在课程建设、教育活动、班级管理和文化宣传等各领域,全面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的教育,将预防校园欺凌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有机融通,形成常态化工作制度和机制。

(二)开发预防校园欺凌专题课程

预防校园欺凌专题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所有学生学习校园欺凌的发生原因、发展形态和后果危害,了解欺凌行为的特征、生成和影响,知道哪些现象属于欺凌、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懂得如何预防和远离欺凌。

研发和开设预防校园欺凌专题课程的具体目标:一是教会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道理,形成团结友爱的风气,消除校园欺凌和暴力产生的土壤和种子;二是教给学生预防欺凌的相关知识,认识校园欺凌的生成过程及阶段标志;三是引导学生学习对欺凌各生成阶段的应对策略和处理办法,掌握制止欺凌的方法技能。

(三)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经常性活动

中小学预防校园欺凌教育活动可通过专题培训、环境创设、仪式活动和教育活动等方式开展。

第一,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题培训,普及预防欺凌的知识和方法,提升班主任、学生和家长对欺凌的理性认知,引导班主任、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欺凌行为的生成过程,了解校园欺凌的严重危害,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策略。

第二,借助学校橱窗、走廊、校园媒体等张贴预防校园欺凌的宣传标语和图画,如“我们不能欺凌他人”“遇到疑似欺凌现象,我们有责任向班主任报告”“我们必须帮助被欺凌的同学”等,倡导尊重、友善的价值观,对预防校园欺凌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无欺凌校园的文化氛围。

第三,利用国旗下讲话、法制宣传月和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等,对学生开展预防欺凌的日常教育。

第四,开展以预防欺凌为主题的情景剧编演、手抄报设计和征文评比等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重在让学生体验。

(四)建设友善班级,形成反欺凌共识

中小学校及班主任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班级是预防校园欺凌的基本单元,是发现欺凌种子、遏制欺凌萌芽的首要场所。

班主任应从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活动建设和班级环境建设等方面着手,建设友善班级。

第一,制定包含反欺凌内容的班规、班训,建立尊重他人、友善待人、自我约束、人际交往等行为规范,形成共同抵制校园欺凌的班级舆论。

第二,组织“预防欺凌”主题班会,唤醒围观者的责任感和同理心,树立全班学生都有义务、责任阻止欺凌行为的意识和观念。

第三,开展以友善为主题的班集体活动和班级环境布置,营造和谐包容的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树立互助友爱的班风,使班级成为每个学生心灵的依靠。

(五)提高思考和处理欺凌问题的主动性

中小学校要借助专题培训、师生交流、教育活动、日常观察等方式,不断提高师生对于欺凌问题的认识深度。

首先,中小学班主任务必要充分认识到,欺凌现象在任何学校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对待标准欺凌行为的认识应持审慎的态度,准确把握其中的相关要素,既不能将其泛化,也不能对其任意窄化。

也就是说,既不能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和班级一定不会发生欺凌,也不能将一切学生间的嬉闹现象都算作欺凌。

其次,中小学班主任务必教导学生建立“排斥、侮辱同学是令人不齿的”“不要欺凌别人”的意识和态度,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被欺凌者的痛苦和屈辱的感受,以增强同理心。

再次,中小学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励和支持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特别是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困惑。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