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化学家李比希
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vonLiebig,1803-1873年),德国化学家,化学教化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创立了有机化学,因此被称为“有机化学之父”。作为高校教授,他独创了现代面对试验室的教学方法,?被誉为历史上最宏大的化学教化家之一。他发觉了氮对于植物养分的重要性,因此也被称为“肥料工业之父”。
1803年5月12日,李比希生于德国的达姆斯塔特,父亲是一个染料制造商,家中有很多化学药品。小小的李比希常常自己动手做化学试验,他对试验和视察有着深厚的爱好。后来他把父亲店铺后边的厨房改造成自己的试验室,自己在阁楼上偷偷做雷酸盐的试验。有一次他在做雷酸汞的试验时引起了爆炸,振动了整个楼房,屋顶的一角也被炸毁了,但他本人没有受伤。对于这件事,李比希的父亲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说他有胆识、有追求精神。每当李比希回忆往事时,他都深有感受他说:童年的化学试验,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和对化学的酷爱。
晚年已经功成名就的李比希,作为贵族常常出入皇宫,由于他生平多次炸毁试验室的名声,多次受邀给贵族们表演爆炸试验。据说有好几次,李比希没有限制好化学制剂的计量,把王妃和亲王的脸都炸伤了(没有证据表明,闻名化学家是否因为不情愿表演而有意炸伤别人)。甚至还有一次,受邀参与贵族舞会的李比希,由于时间仓促,拿起试验室的煤焦油充当鞋油,当时的贵族哪见过这阵仗,干脆捂着鼻子集体劝退,舞会也因此泡汤。
1820年,李比希不远千里到波恩求学,他的第一个老师是卡斯特纳。后来,李比希又转到埃尔兰根高校学习,并于1822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题目是《论雷酸汞的成分》。获博士学位以后,他又到法国巴黎接着深造。经洪堡特教授举荐,他进入了盖-吕萨克试验室进行探讨工作。在两年的探讨中,在探究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同时,他系统地探讨了雷酸盐。找到了防止雷酸盐爆炸的填充剂,发觉用烘焙过的苦土(MgO)与雷酸盐相混和,可以特别有效地防止雷酸盐爆炸。李比希向科学院报告了他的探讨成果。当时,会议主持人洪堡特教授对李比希说:“您的探讨不仅本身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一成果使人们感到,您是一位有杰出才能的人。”
图1李比希的导师吕萨克
法国高校学风严谨,对科学试验的规范性极为重视,导师吕萨克也是言传身教,他对李比希的影响是极其正直、严谨、科学的看法以及生活作风,这一切对李比希产生了一生的影响。在吕萨克试验室,李比希又起先搞起了雷酸盐试验,但这一次不再是瞎捣鼓摔炮、炸药什么的,而是对这些雷酸盐进行精密分析。吕萨克对这位来自德国邦联的年轻学子大加赞许。
李比希也在1823年的一次法国科学院的学术活动相识了德国邦联的学术泰斗洪堡。由于李比希的精彩表现以及洪堡的举荐,李比希被吕萨克汲取到自己的私人试验室,就这样,李比希的业务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吕萨克的私人试验室,他驾驭了多种困难的化学分析方法,并且学会了系统设计、整体把握,将一种学问往高深精处发展探讨。在法国,李比希还相识了同样来自德国邦联的另一位宏大化学家——贝采里乌斯的“忤逆”弟子维勒。他俩自此结成了长达四十几年的友情,共同为德国的化学事业做出贡献。
1824年,李比希回到德国,担当了吉森高校编外教授,两年以后升为正式教授,当时他年仅23岁。李比希在化学上建树极多,除雷酸盐的探讨成果之外,1829年发觉了马尿酸,接着合成了氯醛和氯仿,1832年和维勒鉴定出苯乙酰基,1834年提出乙醇、乙醚等都可视为乙基的化合物,并命名了乙基(-C2H5)。1838年,李比希还给“基”下了如下的定义:
(1)有机化学中的“基”是一系列化合物中不变的部分。
(2)“基”在化合物中,可被元素置换。
(3)置换“基”的元素,可以被其他元素所取代。
李比希认为,一个原子团满意以上三个条件中的两条就可以称为“基”。从今,有机化学中“基”的概念就确定了。
1837年,李比还提出了有关多元酸的理论,开展了对有机酸的探讨,说明白酸和氢的内在联系。1839年,李比希探讨了“发酵”和“腐败”问题,对“发酵”和“腐败”做了理论说明。同时,他还探讨了尿酸的衍生物、生物碱、氨基酸、胱胺、肌酸等多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840年,李比希起先探讨生物化学和农业化学。他用试验方法证明白,植物生长须要碳酸、氨、氧化镁、磷、硝酸以及钾、钠和铁的化合物等无机物;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只有转变为碳酸、氨和硝酸等才能被植物汲取。他还提出土地肥力丢失的主要缘由是植物消耗了土壤中生命所必需的钠、钙、磷等矿物成分。
在农业化学方面,李比希提出了植物矿质养分学说、归还律学说和最小养分定律三高校说。其中植物矿质养分学说认为,土壤中的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的唯一养料,并指出植物生长须要氮、磷、钾等基本元素,这奠定了农业化学的基础。归还律学说认为,只要用矿质肥料将植物汲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_2025学年高三数学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_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4_2025学年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x
- 高二语文限时训练01.docx
- 高二历史第5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一习题.doc
-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分类汇编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部编版.docx
- 高中英语Unit5Period5Presentingideas教学设计外研版必修第一册.doc
- 高中英语Unit1LifeChoicesLesson1Lifestyles教案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doc
- 高中生物科学家小故事生理学家欧文顿.doc
- 高中生物科学家小故事物理化学家与晶体学家富兰克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