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情就明wmj掌吾文”共
情感文明关注教育教学现场的“人”。基于情感文明视角,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实施“共情式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养成千百年来所形成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包括同理心、同情心、
慷慨助人的情感。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表述,倡导建立一种新的情感文明。情感文明表达了教育的
宗旨,基于情感文明的视域,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采用“共情式教学”,培育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的情
感,提升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文明,高尚,优雅;通过“共情式教学”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焕
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链接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的共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共情的关键点在于“共”,也就是让学生感同受,就是要让学生与文本形成
一种心灵的共鸣。共情的落脚点在于“情”,共情不仅仅是形成一种同感,更是达成一种共识。在小学
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相关的教学手段、媒体,创设一种共情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
运用文本本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文本解读中感受、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
的生活,从而唤醒、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笔者就充分借助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场景描
写以及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唤醒、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而让学生与文本表达的情感形成共鸣。从文
本中压抑、嘈杂、闷热的环境,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从母亲的动作、眼神尤其
是文中的几个“立刻”的描写,让学生感受、体验母亲工作的繁忙、艰辛;而从母亲毫不犹豫地将自己
的“辛苦费”给“我”买书,就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母亲的“伟大”。在教学中,笔者没有简单地停留于对
文本的分析,而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回顾自己的父母亲工作的画面,进一步感受、体验文本中
表达的母爱。氛围的创设、经验的唤醒与激活,能让学生自然地升华自己的情感,生成一颗“感恩的
心”。有的学生说:“妈妈,您太辛苦了,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盼。”有的学生说:“妈妈,工作之余
要注意休息啊!”还有的学生说:“我今后回家要多做一些家务,做妈妈的小帮手,减轻妈妈的负担。”
链接学生的生活,唤醒并激活学生的经验,不仅有助于学生解读文本,更有助于通过文本解读指
引学生的生活,催生学生的表达。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通过文本的解读来育人,将语文
学科不仅作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载体,更作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载体,就能充分发挥语文课
程的育人功能,彰显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催生文本的阅读,促进学生的共情
情感文明倡导一种积极的对话、交往文化。情感文明是一种超越心理学、社会学而走向人类学的
文明。共情是人的高级情感的最为核心的部分。所谓“感同受”,所谓“情动于中而发于外”,表达的
就是一种情感的功能。共情是情感文明的根基。
如何引发一个人的共情呢?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移情”。比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桥》
一课,讲述的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在山洪来临之际组织村民有序逃生,而自己和儿子却不幸牺牲的故事。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文本,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一是借助多媒体结合文本
创设山洪来临的险恶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老汉自己逃生还是组织群众逃生?二是结合课文的描写,
引导学生思辨:老汉为什么揪出小伙子?老汉应该让小伙子到队伍的前面去还是到队伍的后面去?三
是结合课文,引导学生思辨:在最后的紧要关头,老汉为什么又将小伙子推上木桥?在这样的情境中,
笔者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在心里塑造一个临危不惧、坚持原则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同时塑造一个
爱护家人的父亲的形象,认识到“桥”不仅仅是生命之桥,还是责任之桥。
催生学生的文本阅读,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移情”体验,穿过文本的语言表壳,走进文本表达的意
蕴深处。在有深度的文本解读中,学生从文本的语言入手,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与课文中的人物产
生情感共鸣,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振。这样的一种语文学习,就是一个温暖的情感之旅,就是一个百
感交集的精神之旅。
三、丰富学习的评价,优化学生的共情
秉持“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评价,从而激发
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情感文明要求学生要做一个情感的人。优质的情境能升华学生的认知,扩展学
生的认知。教师要通过评僵学生以及引导学生评价,播撒“真、善、美”的情感种子。这是共情教学、
共情教育的根本目的。情感的偏狭、情感的异化,必然会导致学生生命的枯萎、凋零。在小学语文教
学中,教师要通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礼行天下 仪见倾心2024尔雅答案 .pdf
- 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1、2卷、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真题评析+考情分析+备考策略+类题练习 课件 .pdf
- 译林津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 Unit 2大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pdf
- 双蒂阴股沟皮瓣修复阴唇部位的乳腺外湿疹样癌手术创面的临床效果 .pdf
- 国开电大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网上形考(任务二至四)试题及答案 .pdf
- 2024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复习精品课件 .pdf
-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专业基础》考前冲刺题库500题(含答案) .pdf
- 音乐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方案(18页) .pdf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 .pdf
- 转科病案书写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pdf
- 《GB/T 45311-2025潮流能转换装置 海上试验技术要求》.pdf
- GB/T 45311-2025潮流能转换装置 海上试验技术要求.pdf
-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Z 42749.7-2025信息技术 IT赋能服务业务过程外包(ITES-BPO)生存周期过程 第7部分:成熟度评估范例.pdf
- 《GB/Z 42749.7-2025信息技术 IT赋能服务业务过程外包(ITES-BPO)生存周期过程 第7部分:成熟度评估范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