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必背知识点提纲.docx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必背知识点提纲.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5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必背知识点提纲

第PAGE2

第PAGE2页共NUMPAGES15页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农耕

中国是稻、粟、黍等作物的发源地。

西亚的小亚西亚半岛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东亚的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的原产地。

畜牧

西亚:绵羊、山羊

中国贾湖:猪

河姆渡:猪、狗

南美洲:骆马

农耕和畜牧在约1万年前出现。

农业的作用

是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们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人口增长。

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迁徙→定居→聚落→手工业→文学宗教音乐),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原始农业的表现

古巴比伦王国

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

政府官员、贵族、商人拥有土地,合伙经营或出租给佃户。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牲畜、工具、劳力等都可以作为租赁对象。

古埃及

王室和神庙占有主要土地。

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古代中国

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农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通过家庭手工业补贴家用。

秦以后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秦朝都江堰、西汉龙首渠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秦汉到隋唐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古希腊

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在土壤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和蔬菜轮作,在土壤肥力弱的地方建果园种葡萄和橄榄,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只有公民才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普遍。

古罗马

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实行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生产。

随着征服扩张,贵族和富人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小农逐渐破产。

阿兹特克

土地除贵族私有外,有村社公有土地。

每个家庭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加剧→阶级产生→国家出现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公元前6000年,西亚的小麦、大麦进入欧洲。

前2世纪到2世纪,葡萄、苜蓿传到中国,樱桃、杏从亚洲传到罗马。

玉米,甘薯,马铃薯

玉米和马铃薯传入欧洲后,最初作为观赏植物。

16世纪中叶

玉米在南欧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

17世纪

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

明朝时

玉米传入中国。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遍布全国。马铃薯,甘薯类似。

16世纪末

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番茄

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最初也作为观赏植物。

18世纪中叶

开始做食用栽培。

18世纪末

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明朝万历年间

番茄引入中国,长期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

清光绪年间

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种植。

辣椒

原产于拉美的秘鲁和墨西哥一带。

15世纪末

传入西班牙。

16世纪

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明朝时

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咖啡

原产于非洲。

6世纪

传入阿拉伯半岛。

15世纪

被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

17世纪初

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

17世纪中叶

荷兰人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尼。

18世纪初

传入美洲,使之成为日后咖啡主产区。

美洲

小麦引入美洲最初供富人享用,后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仅次于小麦。

鸡,牛,驴,马,猪,羊由欧洲传入,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农业发展。

食品物种交流的影响

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改变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

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新型工业部门出现,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

冲击社会等级,淡化等级观念。

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对中国的影响

提高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改变食物结构,丰富食物种类,改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促进经济作物的种植,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

推动农产品商品化,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促进土地开发利用,扩大耕地面积。

消极影响:过度开发,水土流失,生态破坏。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农业现代化特点

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

表现

20世纪中叶

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20世纪下半叶以来

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

文档评论(0)

Jing55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