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桥 教案1.doc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桥 教案1.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桥教案

【设计说明】

《桥》是一篇小小说,塑造了一位在危急关头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普通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决和坚定,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之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是党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化身。这篇小说情节构思新颖别致,悬念设置巧妙,让读者读到结尾处才恍然大悟,此前阅读中的种种疑团才涣然冰释。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老支书,形象高大,性格鲜明,作者大量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语言描写,使得一个无私无畏的老共产党员形象跃然纸上。小说多用短句,多单句成段,营造出一种急促、紧张的气氛,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形象。

本文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整个单元都是短篇小说,是学生首次接触小说这种体裁,因此重点应在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上。本篇小说篇幅很短,但情节完整,作者善于设置悬念,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令人深刻,因此,学生对于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把握应该不难,难点在于对“桥”的隐喻的理解,需要我们走进文本深处,不仅与文本展开对话,同时要与作者展开对话。真正细读了文本,我们发现,张扬“党性”是文本要着力实现的一个意图,是作者想要借助文本大力张扬的价值取向,也应该是本文教学的终点。

为此,本堂课试图引导学生通过熟读精思、文本细读来把握老汉的人物形象,同时,通过围绕核心意象“桥”的问题链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解读“桥”的深层含义,从而实现学生阅读的思维建构。

【教学目标】

以“桥”为主线,感受老共产党员英勇无畏、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理解“桥”的象征意义;梳理主要情节,体会情节跌宕起伏和扣人心弦;品味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品味小说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小说情节,感受老汉的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

难点:体会“桥”的含义,理解“桥”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

40分钟

【预设课堂形态】

教师引导下的师生互动合作对话形式。

【课前准备】

预习:1.字词积累。

2.梳理小说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

3.感知小说人物形象,归纳老汉的人物特点。

4.品读小说语言。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桥”。

一、故事背景(1-6节)

1.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它在村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

“桥”作为文本的题目和核心意象,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从“桥”入手,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还能有效激发学生迅速进入思维的高级形态,为后面对这个核心意象深刻含义的理解打下基础,从而成为整节课学生思维的起点。

学生预设:

第4节:“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们的通行之路,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可以从这座桥逃生。

教师总结/过渡:

在日常生活中,这座窄窄的木桥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桥,“窄”说明应该不常走,但在危急时刻却异常重要。

2.故事中描写的是怎样的危急时刻?找出相关的句子。(这里融入对环境描写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短句和修辞手法营造出的紧张氛围。)

PPT出示:

1.短句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改为: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雨像一瓢瓢水从天上泼下来一样。又像一盆盆水从天上倒下来似的。

思考:这样改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学生预设:

原文那样写更能表现雨水来势凶猛,更能渲染紧张的气氛。

2.比喻、拟人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赏析:把山洪比喻成野马,写出了山洪来势凶猛。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赏析:“跳舞”“狞笑”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故事发展(7-14节)

1.在这洪水肆虐的生死关头,这座“窄窄的木桥”是夺命之桥,还是生命之桥?

设计意图:

说夺命之桥,是因为只有一条窄桥可以逃生,人多,且乱,又下大雨;说生命之桥,是3?因为如果抢得先机,或者秩序井然,通过木桥,便可逃生。这个问题是为了设置思维冲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学生预设:

夺命之桥和生命之桥都可能会有,言之有理即可。

2.夺命之桥与求生之桥的转变,最重要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

夺命之桥与求生之桥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快速、有序地通过。如何能使慌乱的人们变得有序?老支书做到了!此环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人们和老汉在生死攸关时的不同表现的对比,把握老汉临危不乱、镇定如山的高大形象。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来把握人物的形象。

学生预设:

人们快速、有序地通过这座桥。

3.人们的表现是什么?

学生预设:

人们:跌跌撞撞??拥??乱哄哄

追问:你能理解人们的表现吗?

学生预设:

文档评论(0)

白雪clev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