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编写章节内容:第十二章感染性疾病.pdfVIP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编写章节内容:第十二章感染性疾病.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麻疹

【教学内容和要求】

1、了解麻疹的流行规律及特点。

2、熟悉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3、掌握临床表现、出疹规律及特点。

4、掌握麻疹与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的鉴别诊断。

5、掌握麻疹的治疗与预防。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

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若无并发症,预后良好。我国自60

年代始广泛应用减毒活疫苗后儿童的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但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开始增高,

可能与流动人口增加及农村免疫接种率低、麻疹病毒变异等因素有关。

【病因和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

在前驱期及出疹期内,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离到麻疹病毒。当易感者吸入含有病毒的

飞沫后,麻疹病毒在局部粘膜短期繁殖,同时少量病毒侵入血液到达远处器官的单核巨噬细

胞系统复制,约感染后5~7天,麻疹病毒大量进入血液此时为临床前驱期,全身组织如呼

吸道上皮细胞及淋巴组织内均可找到病毒,也可在分泌物和体液中发现麻疹病毒,此时患儿

的传染性最强。皮疹出现后病毒复制减少到感染后第16天,仅尿内病毒尚能持续数日。出

疹后第2天,血清内抗体几乎100%阳性,临床症状也开始明显改善。由于全身及局部免疫

反应尚受抑制中,故部分病人常继发鼻窦炎、中耳炎和支气管肺炎等。

【流行病学】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

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本病传染

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过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1~5岁小儿发

1

病率最高。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目前

发病者在未接种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及青年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

区内的流行。

婴儿可从胎盘得到母亲抗体,生后4~6月内有被动免疫力;以后逐渐消失。虽然绝大

部分婴儿在9个月时血内的母亲抗体已测不出,但有些小儿仍可持续存在,甚至在15个月

以内会影响疫苗接种,易感母亲的婴儿对麻疹无免疫力,可在分娩前、后得病。

【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一般为10~20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

多为中度以上发热,一般病例39~40℃,重症可超过40℃。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

血等。眼部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

横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③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

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初散布在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以后可累及整个颊粘膜至唇部

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

猩红热样皮疹;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

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3、出疹期:多在发热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40~40.5℃,皮疹开始为稀

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皮疹压之褪色。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

分布,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

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及脾肿大并持续几周。疾病

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

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啰音,X线检查可见有肺纹理增多。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与出疹顺序相同。在无合并症的情况

下,全身其他症状也随之消退,食欲及精神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

沉着,7~10天痊愈。

(二)其他类型的麻疹

文档评论(0)

132****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初中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