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讲+必修下《谏逐客疏》《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pptx

第05讲+必修下《谏逐客疏》《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pptx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5讲2025古诗文阅读模块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胸怀家国,勇担道义——必修下《谏逐客书》《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一轮复习理性发声

目录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05真题感悟命题洞见04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壹复习目标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比较文脉;贰领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方式;叁提取文章中有价值的思想精华,学习心怀天下、持正守道、敢于担当的胸怀与精神。

讽谏——以婉言隐语进行劝谏,这种提意见的方式往往引用典故说明现实中的问题;顺谏——用恭顺的语言表达听起来顺耳的意见;规谏——以正义之道劝谏;指谏——指陈事实而进谏;直谏——当面直言得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谏官的五种工作方式委婉巧妙讲策略:直接谏言:

奏疏:上书给天子的文章的通称。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奏、疏、议、章、表、上书、封事等等。「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补充资料

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一)言必有人说理有明确的对象,面对不同的对象,要使用不同的说话态度、说话方式、说话策略。面对唐太宗和司马光,魏征和王安石的说话方式有何不同?

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一)言必有人篇目对象称呼对方自称态度策略《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明哲”“人君”“元首”“君人者”“君”下愚尊重、鼓励、委婉、谦卑借古讽今。第二段从人君的兴衰出发,提出“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一历史定律,引发读者思考“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答司马谏议书》司马光君实君儒者某客气、尊重、不卑不亢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开头和结尾表示了对司马光极大的尊重。中间部分以对方的的批评为自己立论的总纲,逐一辩驳,指出其“名不符实”。

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二)言必有据说理要有充分的依据,《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用了哪些重要的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二)言必有据论据及作用《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示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援古讽今,用普遍的历史规律,警戒唐太宗居安思危,勿蹈覆辙。盘庚之迁。作为论据,可以驳斥司马光的观点;作为抒情的媒介,盘庚迁都的史实被王安石用来表现自己改革的决心。面对众人的抱怨,盘庚不能改变自己的“迁都计划”;面对众人的指责,王安石也不会变更自己的改革理念。

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三)言必有法1.说理还要讲究巧妙的说理方法,两篇文章中,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说理方法有哪些?请找出来加以赏析。示例一:《谏太宗十思疏》中的比喻论证让我印象深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者采用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喻,来揭示“积其德义”的重要性,想要树木长得高,就必须“固其根本”,想要水流流得长,也必须“浚其泉源”。作者正是运用自然当中常见的现象,来比喻“积其德义”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使得作者所呈述的道理更为生动,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三)言必有法示例二:《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对比论证让我印象深刻。“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对比鲜明,魏徵以短短两句十二字,对历代国君之施政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大部分国君在开始施政时都能做到严格地约束自己,勤政爱民,但是能坚持到最后的却寥寥无几。魏徵此言既是对历代君王的点评,同时也是为了警醒唐太宗,要始终将天下安危放在首位,不可贪图一时之安逸,放纵自己,更不可因一己之私欲,而损害国家之根本,导致社会动荡,民生不安。

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三)言必有法示例三:《答司马谏议书》理性的反驳让我印象深刻。有理不在声高。面对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不卑不亢地叙述着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背后的理据。司马光在信中,一口气连用七个“孔子曰”,可见也将孔子“必也正名乎“奉为金科玉律。王安石便以此作为攻击利器,从两个角度进行辩驳:1、对司马光提出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摆出事实,使罪名不攻而破。2.面对司马光口口声声标榜自己“为君、为国、为民”,王安石指出名实不副。

假设你是李斯,有什么可能的上书对策?常规对策:就事论事表明自己非郑国之流的客卿,大谈自己的忠心与贡献。可能弊病:恰恰证明客卿中的确有间谍,逐客以绝后患合理;求情、辩解之词极易狼狈、无力,可能加重秦王反感。

对于普通百姓,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求学者,要戒骄戒躁,宽容豁达,慎始敬终,提高自我修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