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教学大纲.docx

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教学大纲.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EducationalPsychology)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2401015

学分:2

学时:32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文)、小学教育(理)

建议教材:《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5版).张厚粲,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课程归口:师范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和测量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将教育现象按照教育目标规定的要求用数字加以确定。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基本理论;学习对教育问题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和数字确定的基本原理;培养教育科研的基本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社会统计软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及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

目标1:掌握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形成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目标2:能运用教育统计与测量实施教学评价,发展反思意识,掌握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指标点4-4:【教学研究能力好】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指标点7-3:【反思改进良好】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素养,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主动收集和挖掘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案例、关键事件等,不断进行反思,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对在日常学习和教育实践中发现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统计与测量概述(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

1.学习内容

(1)教育统计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内容与基本概念

(2)教育测量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性质与基本要素

2.学习要求

(1)了解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

(2)熟悉教育统计的基本内容;

(3)掌握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

(4)理解教育测量的性质与基本要素。

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1)了解科学测量方式对生活的影响,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2)教育中进行统计与测量,强化科学育人观。

教学重点: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教育测量的性质与基本要素。

教学难点: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

(二)数据的初步整理与统计图表(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2)

1.学习内容:

(1)资料的初步整理

(2)常用的统计表

(3)常用的统计图

2.学习要求

(1)掌握教育研究数据的初步整理方法与步骤;

(2)掌握常用的统计图表的基本结构、编制方法及适用条件。

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1)用科学方法整理数据和绘制图表,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

(2)培育尊重科学、正确认识日常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数据的初步整理与统计图表编制。

教学难点:次数分布表与次数分布图的编制。

(三)集中量数(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2)

1.学习内容:

(1)算术平均数

(2)中数与众数

(3)其他集中量数

2.学习要求

(1)理解各种集中量数的含义、性质与作用;

(2)掌握各种集中量数的计算方法;

(3)掌握各种集中量数的适用条件,能恰当地运用于描述各类数据的集中趋势。

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1)学会用数学思维认识世界,为科技兴国奠定基本的科学素养。

(2)掌握分析和看待世界的基本统计量。

教学重点:各种集中量数的计算方法及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各种集中量数的适用条件及其灵活运用。

(四)差异量数(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2)

1.学习内容:

(1)全距与百分位差

(2)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

(3)标准差的应用

(4)差异系数的选用

2.学习要求

(1)理解各种差异量数的含义、性质与作用;

(2)掌握各种差异量数的计算方法;

(3)掌握各种差异量数的适用条件,能恰当地运用于描述各类数据的离中趋势。

3.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1)通过学习各种差异量数,形成平和理性的世界观。

(2)通过认识差异量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用情况,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规律的理念。

教学重点:各种差异量数的计算方法及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各种差异量数的适用条件及其灵活运用。

(五)相关关系(本模块各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可以支撑课程目标1、2)

1.学习内容:

(1)相关、相关关系与散点图

(2)积差相关

(3)等级相关

(4)质与量相关

(5)品质相关

(6)相关关系的选用与解释

2.学习要求

(1)理解相关、散点图、相关系数的类别与含义;

(2)掌握各种相关系数的计算方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