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基地上盖开发立体交通设计研究——以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马家岩停车场上盖开发项目为例.pdfVIP

车辆基地上盖开发立体交通设计研究——以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马家岩停车场上盖开发项目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车辆基地上盖开发立体交通设计研究—

—以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马家岩停车场上

盖开发项目为例

摘要:以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马家岩停车场上盖开发项目为例,针对其高架和地面两种车辆

基地上盖组合形式以及周边复杂的交通环境,从对外和对内的车行、人行交通组织等方面,对车

辆基地上盖开发立体交通设计的策略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为今后其他类似项目提供思路。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开发;立体交通设计

一、引言

随着轨道交通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开发这一集约化

利用土地的开发模式,在城市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而轨道交通车辆段因其占

地面积大、竖向高差往往达10米以上,增加了竖向层面和水平层面交通空间组

织及方式转换的复杂性,存在车行、人行交通不便、可达性较差等问题,如何做

好上盖开发的交通规划设计,实现与城市更好的交融衔接是上盖开发设计成功的

关键。重庆马家岩停车场因诸多因素限制采取了高架车辆基地和地面车辆基地两

种形式的组合,交通组织更为复杂,本文以该项目为例,通过研究分析其上盖开

发立体交通设计的方法及策略,为其他项目提供借鉴。

二、项目概况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马家岩停车场位于重庆沙坪坝区

的天马路以北、凤天大道以东、石小路以西的地块内,

与已建成的1号线停车场的共用场址,总占地面积约26

公顷。基地区位属于旧城核心区,邻近沙坪坝区政府,

区域价值较优。

上盖开发城市设计以环线马家岩停车场上盖为核心,

联动1号线停车场上盖及南侧边坡地块,以“重庆智慧欢乐谷”为主题,融合商

业办公、休闲娱乐、品质居住、旅游文化、P+R停车等多种功能,实现“工作、

居住、游乐”一站式服务配套,为城市打造一个可带动区域型经济、地区品质

的全新中央活力区,总开发规模约67万㎡(图1)。

三、设计难点

1.周边交通条件复杂,对外衔接困难

马家岩停车场周边市政道路条件十分复杂,南北高差大,同时存在高架、下

穿隧道等多种交通形式。现状场地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南侧的天马路自

东至西从绝对标高324m降低269.5m,高差约有50多米,坡度较陡;北侧小凤路

临界段承担过境交通和集散交通多种流线,道路断面复杂。既有高架路-平顶山

隧道的过境交通,又有上穿下行的立交交叉口,沿基地的小凤路连接道标高从

269.5m逐渐降低至257m后又抬升。基地周边

道路大部分区域与场地存在高差,无法直接衔

接,与场地标高接近的部分只有天马路与凤天

路的交叉口附近,加上周边临街建筑的阻挡,

使得场地对外设置开口的范围非常局限,对外

交通衔接困难。

然而基地周边公共交通优势突出,两条轨交

线路交汇此地,场地两端各有一个轨道交通站点,分别是1号线马家岩站和环线

天星桥站。同时周边的公交站点较多,500米左右范围内有公交站点3个,换乘

公交线路超过18条,公共交通较为发达(图2)。

2.车场南北区域错层,内部交通组织难度大

因地

块形状和规模的限制,环线马家岩停车场的车

场布局采用停车列检库与运用库逆向尽端式布

置。同时由于出入线需上跨天马路进入场地,北区停车列检库区采用高架形式,

轨面绝对标高为281m,高于地面11m,南区运用库区则为地面形式,轨面绝对标

高为276m,南北区域通过折返的联络线相联系(图3)。

基于车场“南地面、北高架”的特殊组合,为充分利用空间,形成了“上下式”

和“夹心式”两种南北上盖物业的叠加形式。即南区车场区在下方、开发物业和

一层配套停车库在上方,而北区则是车场区被夹在中间,下方为三层配套停车库,

上方为开发物业(图4)。如此,南北区域相互错层的形式,既要实现南北车场、

开发之间各自的内部联系,又要满足车场、开发交通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要求,

给内部交通组织带来较大的难度。

3.车场与分地块割裂,相互联系薄弱

文档评论(0)

155****08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