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版2024年
秋)(1—10课)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迄今为止,云南、陕西、北京、广东等省区都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及活动遗迹、
遗物。数十万年前,先民们就在不同地方生存、发展。据此可知()
A.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样性B.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C.我国早期人类结成群体生活D.古代先民交流交融程度较高
2.下面是甲骨文中可以见到的农作物品种。材料可证实我国()
(黍)现在仍旧称为黍,去皮之后称为大黄米
()
禾现在称为谷子,去皮之后称为小米
()
来现在称为小麦
(麦)麦在商代可能专指大麦
()在商代已经有稻,有人说“”字就应读“稻”
A.远古人类的产生B.原始农业的兴起
C.盘古传说的真实D.早期国家的建立
3.“曩(nǎng,以往,从前)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下列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与这段话的描述最契合的是()
A.北京人、山顶洞人B.元谋人、大汶口人
C.河姆渡人、半坡人D.蓝田人、良渚居民
4.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稻晚稻组合“叁优一号”测产,双季亩产达到
1603.9公斤。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生产区域位于我国的()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
5.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
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能够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市,
说明当时良渚社会()
A.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B.统治者组织调动能力强
C.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D.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1
6.有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海纳
百川,它吸收了山东龙山、山西陶寺、湖北石家河等不同区域的文化因素。
二是强势辐射,其作为“核心文化”又输出、影响到甘肃、四川、内蒙古等地。
该学者试图论证该文物()
A.反映出夏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C.标志我国开始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D.折射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7.二里头遗址被称为“最早的中国”(指地处“天下之中”的最早都城及其中心地区)。
二里头都城完全符合“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的都城规划特点。该遗址可以佐证哪个朝代的历史()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8.下图是首都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
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
研究()
A.禅让制B.郡县制C.分封制D.世袭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pdf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pdf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pdf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pdf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pdf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pdf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pdf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pdf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八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pdf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八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