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与中国合同法在缔约过失问题上的比较.pdfVIP

PICC与中国合同法在缔约过失问题上的比较.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ICC与中国合同法在缔约过失问题上的比较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过错导致

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时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理论为德国法学家耶林于1861年首创。该理论认

为,法律所保护的并非仅是一个业已存在的合同关系,正在发生中的

合同关系也应该包含在内,否则,合同交易将暴露于外,不受保护,

缔约一方当事人不免成为他方故意或疏忽的牺牲品。故而,当事人因

自己的过错导致合同不成立时的,对信其合同有效成立的相对人,应

赔偿此项信赖而产生的利益。

i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16条第1款)及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1条第1款,以下简称《民法

通则》)部分地吸纳了这一思想,至1999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则专门作出一般规定(第

42条、第43条),至此,缔约上过失责任作为学说继受的成果,正

式被立法全面采用。此处我们重点研究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

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

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第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

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

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合同法》第42条第1项规定的“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恶意磋商”这一规则显然参考了《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以下简称

PICC)。其中规定:

ARTICLE2.1.15(Negotiationsinbadfaith)

(1)Apartyisfreetonegotiateandisnotliableforfailuretoreach

anagreement.

(2)However,apartywhonegotiatesorbreaksoffnegotiationsin

badfaithisliableforthelossescausedtotheotherparty.

(3)Itisbadfaith,inparticular,forapartytoenterintoorcontinue

negotiationswhenintendingnottoreachanagreementwiththe

otherparty.ii

即:第2.1.15条(恶意谈判)(1)当事人可自由进行谈判,

并对未达成协议不承担责任;(2)但是,一方当事人如果恶意进行

谈判或恶意终止谈判,则该方当事人应对因此给另一方当事人所造成

的损失承担责任;(3)恶意,特别是指一方当事人在无意与对方达

成协议的情况下,开始或继续进行谈判。

但与PICC相比较,《合同法》规定的“恶意磋商”只规定了恶意进

行磋商,而未规定恶意终止磋商。这样规定未免有虎头蛇尾之嫌,既

然可以恶意与他人开始磋商,那就不应当排除恶意终止的可能性。另

外,恶意进行磋商在解释上也应当包括恶意开始磋商和恶意继续磋商

两种情形。从理论上讲,缔约过失应该惩罚的就是本来可以缔结合约,

促进交易,但由于一方恶意而告终的行为,这符合市场经济的政策和

促进交易的原则。

有关恶意终止磋商,比如乙向甲表示可以为甲的产品编写软件程

序,在磋商过程中,乙为了向甲提供草稿、演算结果和其他书面文本

而支出了相当的费用;在按照预期快要达成合同的时候,甲邀请了可

以利用乙提供的资料的丙,前来参加软件程序编写的竞标,丙的报价

比乙的低,甲便终止了与乙的磋商,转而与丙签订了合同。在此例中,

甲在磋商开始时显然并非恶意,但是当他有了其他选择时,就恶意的

终止了与乙的合同。如果单独凭借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在此事的

处理上就遇到了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关于恶意继续磋商,比如在电影《社交网络》中,主人公马

克在与温克莱沃斯兄弟首次磋商时确系善意,但是其后他为了拖延对

方的进度

文档评论(0)

185****07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