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梳理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了解藤野先生的品质,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

概括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件,体会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感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七年级上学期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一下,文中的寿镜吾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另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去认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位老师——藤野先生。

(二)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三)写作背景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北京沦陷。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1902年4月,鲁迅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其间结识了藤野先生。

1906年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生活的文章,就是在这时期写的。

(四)读准字音

教师出示PPT中的字音部分,学生认读。

樱花(yīng)绯红(fēi)发髻(jì)驿站(yì)

浙江(zhè)囚人(qiú)芋梗(gěng)解剖(pōu)

教授(shòu)挟着(xié)扒手(pá)订正(dìng)

裹脚(guǒ)畸形(jī)改悔(huǐ)斥责(chì)

不逊(xùn)匿名(nì)漏泄(xiè)诘责(jié)

竭力(jié)疑惑(huò)枪毙(bì)侦探(zhēn)

喝采(hè)凄然(qī)油光可鉴(jiàn)叮嘱(zhǔ)

无聊(liáo)杳无消息(yǎo)教诲(huì)迁居(qiān)

抑扬顿挫(yì)疲倦(juàn)瞥见(piē)深恶痛疾(wù)

教师强调重点字音,如“挟”“扒”“喝”等的读音。

学生齐读字音,加深印象。

(五)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并思考: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进行叙事的?

第一部分(第1~3段):东京见闻。

第二部分(第4~35段):仙台学医,包括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

第三部分(第36~38段):离开仙台。

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本文回忆了“我”在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请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离开东京之缘由

●仙台求学受优待

●初识藤野先生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女人裹脚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离别先生

(六)文本研读

在“匿名信事件”中,那些日本学生为什么会怀疑“我”的成绩?

答案预设:当时日本青年接受的是军国主义教育,有一种民族狂热。在他们眼中,中国是弱国,中国人是低能儿,学西方医学不可能及格,更不可能在100多名学生中成绩居中。另外,他们对藤野先生热心辅导中国学生表示不满。

结合补充的材料思考:为什么藤野先生会平等对待“我”这个来自弱国的学生?这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你从中读出了“我”怎样的感情?

材料: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作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摘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海外回响:国际友人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答案预设:藤野先生曾有过学习中文的经历,因此他一直对中国保持尊重、同情的心态,并没有像当时的多数日本人一样歧视“我”这个中国人。这反映出藤野先生尊重人、平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