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为郭沫若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壮丽景色的深刻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选择、磅礴的情感表达和鲜明的语言风格,成为了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深入解析诗歌中的意象与象征意义,通过细致的阅读与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激荡与对未来的憧憬。同时,通过对比分析郭沫若的其他诗歌作品,如《天狗》,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郭沫若诗歌的独特风格及其在不同作品中的体现。这样的教材分析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还能激发他们对现代诗歌的浓厚兴趣。

学情分析

对于学习《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能够初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与情感。然而,由于诗歌语言的抽象性和象征性,学生在深入解析诗歌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特点,通过分组讨论、教师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深入诗歌内部,理解其深层的象征含义和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理解进行诗歌再创作,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这样的学情分析,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

理解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与语言特色,体会其磅礴气势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与语言特色,体会其磅礴气势和进取精神。

难点: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行为:

使用多媒体展示地球壮丽景色的图片或视频,如山川、海洋、日出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简述诗人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创作契机。

学生行为:

观看图片或视频,感受地球的广阔与壮美。

聆听教师介绍,对诗人和诗歌产生初步兴趣。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我觉得地球好大,好美,好壮观!”

教师:“是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它孕育了无数生命和奇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的作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和磅礴的气势,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敬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的世界吧!”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教师行为:

播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朗诵音频,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象诗歌描绘的场景。

随后,请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体会诗歌的节奏、语调以及诗人的情感。

学生行为:

聆听朗诵,尝试在脑海中构建诗歌的画面。

自由朗读诗歌,尝试模仿朗诵者的语调,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听完朗诵,大家有什么初步的感受?你们觉得这首诗想要传达什么?”

学生:“我觉得这首诗很有力量,好像是在呼喊,在歌颂什么。”

教师:“对,你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感。这首诗确实是在呼喊,在歌颂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现在,请大家自己朗读一遍,看看能不能更深入地感受到这种力量。”

三、精读分析(20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分段精读,分析每一段的意象和情感。

提出具体问题,如“诗歌中的哪些意象体现了自然的力量?”“诗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营造这种磅礴气势的?”等,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行为:

分组精读诗歌,记录关键意象和情感点。

小组讨论,准备分享讨论结果。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我们来看第一段,‘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这里的‘怒涌’一词,你们觉得诗人想要表达什么?”

学生:“我觉得‘怒涌’表达了白云翻滚、气势磅礴的景象,就像是大海在咆哮一样。”

教师:“非常好,你抓住了意象的精髓。‘怒涌’一词确实生动地描绘了白云翻滚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激昂的情感。那么,接下来的‘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这句,你们又怎么理解呢?”

学生:“我觉得这句诗表达了太平洋的浩瀚与力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教师:“没错,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太平洋的无限力量和诗人的豪迈情怀。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其他段落。”

四、创作启发(15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思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意象和情感如何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尝试创作一段简短的诗歌或散文,表达对自然或生命的热爱与敬畏。

学生行为:

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创作灵感。

在草稿纸上自由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