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复眼的原理与发展.docx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中,科研工作者们正在努力寻找新的视网膜设备其中一项备受瞩目的技术就是基于光的仿生复眼仿生复眼虽然现有的研究成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与单眼相比,仿生复眼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其视角的狭窄,使得复眼在面对复杂的环境或者远处的物体时表现得较弱其次,虽然当前的仿生复眼在体积重量等方面都有待提高,但是仍然缺乏足够强大的支撑来承受高维度的环境和极端的重量负荷再次,虽然现有的仿生复眼在设计和制造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然

PAGE

PAGE1

仿生复眼的原理与发展

摘要

智能机器人、精密诱导武器、微型飞行器、早期警报卫星都有一个“眼睛”,这个“眼睛”是一种光学成像系统,也是类似这种大型系统感知外部信息的主要来源。目前,光学图像系统正逐步向小型化,轻量化和大规模视力场发展。复眼视觉光学系统同时具备着这几种的优点,使国内外相当一部分的科学家对复眼视觉光学系统进行深度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可观的研究成果。但目前所进行的仿生光学复眼仿真大多都是采用平面结构或者球面微透镜阵列的方式,在视野大小和所得到的图像的精度方面大多不太理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本文对目前已有的曲面仿生光学复眼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使用有

文档评论(0)

瀚海文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创造文章的海洋,感受知识的魅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