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历年真题(312、347)大题-发心与教心.pdf

心理学考研-历年真题(312、347)大题-发心与教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发心与教心

2.1312真题

简答题

1试从学习的认知观出发,简要比较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利弊。(2018)

2什么是知识的表征?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2017)

3简述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2016)

4什么是概念转变?根据波斯纳(G.J.Posner)的观点,影响概念转变的基

本条件有哪些?(2015)

5简述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和认知建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区别。(2014)

6简述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2013)

7简述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及其对教育的影响。(2012)

8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王强得了满分,赵明不及格。问及原因时,王强说是

自己的刻苦学习的结果,赵明认为是自己缺少数学细胞。请结合维纳归因理论分

析他们今后数学学习可能的行为表现及原因。(2011)

9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内容。(2011)

10试述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并比较其异同。(2010)

11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启示。(2009)

12简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2008)

13试根据斯金纳的理论,简述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三者之间的区别。(2007)

综合题

1小强正在专心地做地理拼图,亮亮从旁边走过。只听“哎哟”一声,亮亮

的腿碰到了小强的课桌,把小强花很长时间做的拼图碰散了。小强一抬头,却发

现亮亮正朝旁边的同学挤眉弄眼。由此,小强认为亮亮的行为是故意的,十分生

气,给了亮亮一拳。试用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解释小强攻击性行为产生

的过程。(2018)

2根据下面四篇日记,请从弗洛伊德、班杜拉和皮亚杰的理论中任选两个理

论来分析平平这几年中道德行为发展。(2017)

3沙伊在西雅图随机选择了500名被试,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认知能力测试。

第一次测试时,被试年龄范围是20~70岁。年龄相差5年的为一组,每7年对这

些被试进行一次测试,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该研究采用了何种设计?

(2)从图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3)解释人事老化的代表性观点有哪些?分别如何解释老化现象?(2016)

4鲍姆瑞德(D.Baumrind)通过追踪研究发现,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

青少年发展之间存在联系,如下表:

结果

教养方式

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

较高的自尊,较好的社会技能,较强的

权威型较高的认知和社会能力

道德,亲社会关注和较高的学业成就

一般的学业表现和社会技能,比纵容型

专制型一般的认知和社会能力

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更为顺从

较低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业成就,比权

纵容型较低的认知和社会能力威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更容

易出现社会行为问题

(1)结合鲍姆瑞德的观点,阐述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儿童青少

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2)用亲子互相作用模型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发展之间的关系重

新进行解释,并分析其与鲍姆瑞德观点之间的差异。(2015)

5试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该原理来培养和

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2013)

6在一项心理学实验中,将婴儿和母亲带到一个实验室中,观察婴儿在游戏

时与母亲的互动情况,之后要求母亲离开房间,一位陌生人进入房间与婴儿游戏

一段时间后母亲再返回,下面是两岁的平平和乐乐在实验中的表现。

平平:在与母亲独自相处时,积极地探索环境。在与母亲分离后,明显地产

生不安。当母亲返回时,就寻找母亲,很快地与母亲接触,很容易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