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八年级《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学思路
一、创意视角
二、创意体验
三、创意表达
师:好,上课,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好,请坐。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游记,叫《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创意视角
大家都知道这篇游记在我们第五单元,我们预习过文章。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和我们本单元的其他游记相比,你觉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说说看。
生:这篇文章以水的视角,描写了看到丽江的风景。
师:这篇文章是以水的视角,来带我们导览丽江。那其它三篇文章?
生:其它三篇文章都是以人。
师:你赞同她的观点吗?
生:赞同。
师:非常好,请坐。读过这个单元文章的同学,应该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我们这个单元的其他三篇文章,《壶口瀑布》《在长江的源头格拉丹东》,包括《登勃朗峰》,它都是以游历者或者是历险者的视角,带我们去游览奇景险境。而这篇文章,我们从标题当中,就能感受到它的视角有点不同。就像我们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一样,它是以水的视角来带我们导览。(师板书:勾画眼睛轮廓)
师:作者也在文章最后写道,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个句子。
作为一滴水,一二。
生: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师:以水的方式走过丽江,确实非常别致。老师想,阿来它作为一个作家,在落笔之前,他一定思考过一个问题,就是以水的方式来游历丽江,一定比以其他方式来游历有它的优势。
二、创意体验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结合文章来思考一个问题,以水的方式来游历丽江,它有什么样的视角的优势之处呢?我们尝试用这样的句子来回答,
正因为是一滴水,才能怎么样,老师先做个示范,好吧?
师:我们首先看看,这滴水导览的城市是?
生:丽江城。
师:对,是丽江城。我们看到,这是丽江城的俯视导览图,
蓝色的部分是它的水域,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它是穿城而过的。
师:这个水流是穿城而过的,还有?
生:这个水域比较发达。
师:水域比较丰富,对吧?水网密布。确实是这样,丽江城,无论是城外,还是城内,它都遍布着水网,所以它又被称为“东方威尼斯”。那么我们想一想,以一滴水的视角,正因为是一滴水,才能写出什么?
生:我觉得正因为是一滴水,我才能如此明快、连贯地游整个丽江。
师:怎么样?你们觉得怎么样?是不是很好?非常好。正因为是一滴水,我才能明快、连贯地游览丽江,是吗?很好,正因为是一滴水,我也能将丽江城的水网密布的特征怎么样?
生:展现出来。
师:很好,展现出来。好的,为什么你刚才会说到连贯这个词?我想问问你。
生:因为我读完整篇文章,我跟着这一滴水看到了非常丰富的景色,让我感觉我的旅程也十分丰富而充足。
师:哪些旅程?能带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这滴水的游踪吗?
生:首先是第一段,它来到了玉龙雪山。
师:很好。
生:然后是第四段的丽江坝和第五段的落水洞。然后——
师:随着瀑布到了丽江坝,然后滴落到了什么?
生:落水洞当中,它在落水洞停留了几百年以后,然后从黑龙潭冒出来。
师:从黑龙潭冒出来。
生:对,然后顺着玉河来到了四方街前。
师:顺着玉河。其实在经过玉河之后,来到四方街街前,它还随着什么?水车,对不对?它被扬到了高处。好,然后它流过四方街,经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小桥。然后它最后走过了丽江。
生:来到了金沙江边。
师:马上就来到金沙江边吗?中间有没有一个停留的过程?它落在了?
生: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
师:它到了一个纳西族人一照壁的一个什么?
生:院子里。
师:并且掉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很好,然后它穿城而过,就流到了金沙江内。我们是不是少了一个地点?
生: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
师:在第十五小节,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最后流到金沙江。好,你觉得它连贯,它连贯的好处是什么?(师板书:连贯)
生:它能使我们看到很多非常丰富的景色。来游览整个丽江城。
师:使我们看到非常多丰富的景色。也就是因为这是一座依水而建的城市,所以它几乎所有的景点都会遇到什么?
生:水流。
师:好,所以你觉得它连贯,那我想问问一下你的同桌,好吗?如果是一个人的话?
生:一个人的话,他可能就有局限性,他不可能到像落水洞这样的地方。
师:他有局限性,他不可能到落水洞这样的地方。那我想问你,如果他想把所有我们刚才显示出来的,这滴水的游踪都游览一遍的话,他可能要花多长时间?
生:他可能至少需要三天。比如说第一天去玉龙雪山。第二天来到四方街,第三天的话可能去看一下中河。
师:好,很好,请坐。所以它的连贯是好在,我们可以依托这个的流动性,去游览到丽江所有的景点,对不对?好,这是我们刚才这位同学说到的,这是它连贯的好处,它比人游览可能要更连贯一些。因为人的话,我们可能今天选择去玉龙雪山,明天我们去丽江坝上骑骑马,对吧?后天我们又来到了四方街,它的连贯性就不如水的连贯性强了。
师:好,这是它的优势。还有没有?谁愿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7《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docx
- 4《海燕》教学设计.docx
-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2 智取生辰纲 教学设计.docx
-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5_ 周亚夫军细柳 学案(含答案).docx
- 21 创造宣言——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docx
- 22智取生辰纲——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docx
- 23 范进中举——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docx
- 24 三顾茅庐——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docx
- 初中语文八年级9《桃花源记》任务驱动型教案.docx
- 第1课《邓稼先》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