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pdfVIP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

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

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

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种种迂回曲折错综复

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

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武)李(陵)诗,无论从形式到内

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

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最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

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

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

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这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

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

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

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

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

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

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

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

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并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

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

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珍重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

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

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

1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

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

四十岁……既然如此,而上述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

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

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

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

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观点。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

内容也仍不同于后世腐败之作。而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优秀诗篇,却正是在这种人

生感叹中抒发着蕴藏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正由于有这种内容,

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

学术深度。《十九首》、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直到陶渊明的自挽歌,对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