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学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适应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浙江省学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适应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年6月浙江省学业水平第二次适应性联考

高二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是“公”。这里的“公”,一方面是相对于“私”而言,公即公有;另一方面,“公”对应“偏”,公即公正、公平、公允。“天下为公”是说,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不是一己、一姓之天下,一家之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说,尧舜时代的“天下为公”相对于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天下为家”,中国历史上“公天下”对应的是“家天下”。孔子认为,大道隐而不彰之后,“天下为家”的局面就出现了,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人们有了私有观念和私有财产,政治权力安排与运作由大同时代的传贤不传子的“禅让制”转变为“大人世及”即以血缘亲情为根据的“世袭制”。在“家天下”时代里,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夏、商、周三代的圣君贤相推行依礼治国,“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这样的时代,是为“小康”。小康时代虽然不如大同社会那样完美和理想,但在私有制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社会里,是治理得最好的时代。而在孔子的心中,尧舜时代即大道流行的时代,是真正落实“天下为公”的时代;尧舜时代的天下,正是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

尧、舜是古代中国百姓心中的圣王,也是历代政治家的榜样。新出土的文献资料《郭店楚墓竹简》中有一篇名为《唐虞之道》的文献,称“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唐虞之道即尧舜之道,禅而不传即传贤不传子。尧有儿子,但他没有将天子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德名洋溢乎四海的舜;舜有儿子,也没有将天子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为天下治理水患立下大功的禹。尧舜王天下的时代,一切以天下苍生为念,对天下人有利而不利于自己。拥有天下而没有将天下据为私有,这就是“以天下为公”。

历史上,“天下为公”更多地表达着人们对统治者价值追求、精神境界、道德情操的美好期望,而“天下大同”则代表着中国人对人类社会理想蓝图的向往。“天下为公”是治理国家、治理天下的基本政治操守和道德要求,是实现天下大同的前提条件。“公”则“同”,“同”必“公”。《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言“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治天下是中国历代政治家的目标,天下太平的前提就是公允、公正地处理一切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如果出于一己之私、一家之私、一个利益集团之私去治理天下,就是不公,不公正就会“偏”,偏而不公,天下岂会太平?天下“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正所谓“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这是说没有偏颇,没有阿党,治国理政走在光明大道上。唐代贤相姚崇曾言:“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心能执一,政乃无失。”如果执政者做到了大公无私,社会就将走向大同;如果执政者能始终坚守公允原则,治国理政就不会出现过失。至公是大同的前提,大同是至公的理想境界。

(选自《大众日报》2024年4月16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天下为公”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天下为家”是相对于“天下为公”而提出的。

B.在孔子的心中,真正落实“天下为公”的时代也就是他认同的大同社会。

C.“以天下为公”就是一切以天下苍生为念,对天下人有利而不利于自己。

D.“天下为公”不仅是实现天下大同的前提,也是治理天下的基本政治操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公”作为“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从“偏、私”来讲,要求公开、公平、公正。

B.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天下为家”局面的出现,所以“禅让制”转变为了“世袭制”。

C.以圣君贤相推行依礼治国的夏、商、周虽不完美,却是私有制下治理得最好的时代。

D.从《吕氏春秋》到唐贤相姚崇都认同,至公是大同的前提,大同是至公的理想境界。

【答案】1.A2.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是相对于‘天下为公’而提出的”,原文只说“尧舜时代的‘天下为公’相对于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天下为家’,中国历史上‘公天下’对应的是“家天下”。孔子认为,大道隐而不彰之后,‘天下为家’的局面就出现了”,据此推断不出题干内容,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要求公开、公平、公正”错误,原文为“相对于‘私’而言,公即公有”“‘公’对应‘偏’,公即公正、公平、公允”,可知应将“公开”改为“公允和公有”。

B.强加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