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一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第三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第四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第五章集体合同法律制度第六章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第七章工资法律制度第八章劳动就业法律制度第九章社会保险制度第十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二节劳动法的渊源和体系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劳动法的概念和特征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三、劳动法的地位一、劳动法的概念和特征(一)什么是劳动?1、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是指人们有意识、目的的所从事的肉体或精神上的操作。2、劳动法上的“劳动”-----是基于合同上的义务,在从属的关系中,所从事的职业上有偿的操作。劳动法上的劳动:1.是基于合同关系而产生的2.是法律义务的履行3.是有偿的4.是职业的5.存在隶属关系(二)什么是劳动法?1、狭义:——一般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所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综合性的劳动法典。95.1.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09修正)2、广义:——是指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不仅仅包括劳动法典还包括了由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其他法律、法规、国务院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司法解释、甚至还可能是工会制定和颁布的法律文件或者是国际公约和条约等等。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主要的)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劳动附随关系)(一)劳动关系1.劳动关系的概念: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者(=公民?)用人单位(=公司、企业?)请判断以下是否劳动者?A.苍山镇奉贤村民甲B.对湖派出所民警乙C.54821部队排长丙D.诚信律师事务所律师丁E.洛阳市肉联厂工人戊F.凤阳县红星中学数学老师庚(E)以下均不是劳动者A.苍山镇奉贤村民甲------农民B.对湖派出所民警乙----国家公务员p61C.54821部队排长丙-------军人D.诚信律师事务所律师丁-------司法人员F.凤阳县红星中学数学老师庚----事业单位人员p63——劳动者,即工薪劳动者或称职工,不包括农民、医生、国家公务员、军人、司法人员和教师、勤工俭学的学生等。2.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者(=公民?)用人单位(=公司、企业?)3.劳动关系的特征p58(1)参加的主体是特定的(2)是一种兼具平等性和隶属性特征的社会关系(3)是一种兼具财产性和人身性特征的社会关系事例一:某厂改名为兴隆公司。为筹备庆祝活动,请一家乡镇建筑装修队承包装修公司的办公楼。在施工过程中,装修队一名工人在进行外墙贴补瓷砖作业时不慎从四楼脚手架上跌落到地面,造成大腿及手臂等多处严重损伤。治愈后,被鉴定为劳动能力完全丧失。在处理事故过程中,装修队领导认为,这名工人在兴隆公司工地工作时发生工伤事故,兴隆公司也应承担部分责任。这名工人据此会集家属,朋友多人连续几天在兴隆公司要求负责人出面解决赔偿费问题。为了息事宁人,不妨碍公司营业,兴隆公司支付给工伤者一笔抚慰金,事态才告平息。装修队领导的说法正确吗?是否有法律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应由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有关工伤保险的法律规定依法妥善处理,工伤者依法有权从其用人单位获得工伤保险待遇。事例二:2005年3月某企业因资金不足生产面临困难,决定在职工中募集资本。企业张贴的“集资办法”规定,每名职工必须募交一份,最多不超过5份;每份1000元;集资工作完成后满一年向职工还本付息,利息为同期银行定期储蓄存款的1.5倍。至当年6月底,共筹集人民币200万元。次年7月底,约定的还本付息日到期,企业因经营不善无力还本付息,引起职工恐慌和不满,他们派出代表向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上访,因一时难以解决,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文档评论(0)

books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