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练习的教学实践探索.docx

浅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练习的教学实践探索.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练习的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经历了由点到面再到体的认识,多角度探究了有关平面与空间的问题。无论是几阶空间都是从最简单的“1”开始的,而学生对图形的认知也是如此。不仅仅数是数出来的,一些图也可以符号化,通过简单的编号数出来。本文节选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典型课例“认识线段”,简要谈一谈如何利用编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图形;编号;方法;学生;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在本学年的教学中,我重点研究了图形与几何里的几个知识点的教学,希望能帮助学生提升利用已知条件有效分析的能力。在结合了自身的实际教学后,我以这个教学事例说明学生的某一项能力是如何养成的。

一、立足学生视角,解读编号内涵

(一)从“1”开始数长方形个数

回顾一年级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这样的内容。

问題是:左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一开始,学生都能一眼看出四个小的长方形。在个别学生的提示下,都能看到外框合并的长方形。而两两合并的长方形就被人忽略了。一个学生在感觉到不对劲后,举手示意,看着他认真数的样子,笔者欣喜若狂。但是,该生出现了重复数的现象,从而导致自己的思路混乱。

但是这一点已经表明了学生中出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情况。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做了一定的提示,将这个图形里的小长方形编了号:

从1号长方形开始数:1号,1、2号合并,1、3号合并,1、2、3、4号合并;2号,2、4号合并;3号,3、4号合并;4号。这样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结合多媒体的反复演示,我安排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同桌合作互相数一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丰富了他们对这种方法的经验累积。当学生初步理解这种方法后,我回到了数三角形个数中,这次学生能主动迁移,通过“编号——按顺序数”的方法,按照自己的顺序去数一数。

(二)从“1”开始数两点之间的线段条数

当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有了这样的探索经验时,二年级的“认识线段”对他们而言就像是相熟的老朋友了。在这一课时里,根据教材的安排,提供了一道拓展题:“???每两个端点之间连线,看能连出几条线?”大多数学生凭借直观能够“感悟”出: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当点增加时,如图所示:??。学生会在一番挣扎后连出三条线,观察了一个学生的过程,他一条线画了两遍,但发现这是同一条线,作罢。瞬间我明白了学生其实像一只“无头苍蝇”,在随意连,只是现在点的个数还不足以让他们“乱”。一鼓作气,我又添加了一个点,变成了这样:???。大多数学生认为比较简单,围着外圈连出了四条线,内部的一个叉状是被许多人忽略的。在当时,孩子们关于“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的图式并没完整地建立。

我将这四个点按照逆时针方向编上1-4号,如图所示:

引导学生们根据“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这个理论,从1号点出发,分别去连其他点,巩固他们对这个理论的印象。继而,我组织学生再次操作,部分学困生在同桌的帮助下边操作边思考。为了帮助学生主动迁移这个方法,我再次添加了一个点,尽管有学生第一反应还是从外到内连线,往往会漏掉一两根,或者是数重复了,但是他们结合板书后,也能做到重新按照顺序编号,并且从“1”开始。一条不漏地完成后,这种满足感帮助他们加深了对该方法的印象。

(三)从“1”开始数三角形的个数

这几道题目有着共同的考查目标和表达形式,学生们多数能做到表象迁移。回顾之前的一节“认识多边形”时,遇到了“将多边形分成三角形,至少能分几个?”这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难以解读。当时教学中我选择了放一放,过了一个多月学习了“认识线段”后,我再次出示这道题:

学生们嗅到了“编号”的信号,主动将五边形的某一个顶点按照顺(逆时针)的方向进行编号,一一连线。

事实证明,当时的放一放是值得的。学生们如醍醐灌顶般将这几个相似的点串联起来时,我拿出了准备好的六边形和七边形,鼓励学生继续画出至少能分成的三角形。他们兴趣大增,在作业纸上认真地从一个点出发连线,他们更加理解了“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这句话。

课后,我请一位学生与我交流自己的想法,按照他的理解:三角形有3条边,而五边形已经有“两条外边”,只需要从内部连一条线,要想不重复不遗漏,最好是从固定点出发。我没想到,通过实践,学生竟然能将原理表述出来。紧接着,我请这位学生向全班解释了他的想法,不少学生表示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因为给五边形的每个顶点编号,学生们能够按照顺序从1号出发,这样就避免了一上来就乱数乱画,并且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二、立足学生思维,发展编号思维

其实,这种将给定图形编号的方法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将杂乱的信息有序化,低年级的学生处理问题时,往往是一对一的思维模式,当情境复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