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采桑子 课件.pptxVIP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采桑子 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1.把握词的大意,感受词人所绘之景。2.理解词的情感,体悟蕴含在词中的哲理。3.品味词的艺术手法。学习目标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采桑子》(组诗)、《醉翁亭记》等。作者介绍

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迩来俯仰二十年间……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思颍诗后序》)。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盖将谋归休之计也。乃发旧稿,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皆思颖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颖者非一日也”(《思颍诗后序》)。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几次游览后,创作了《采桑子》十首。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了兴盛的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因为一首词中句式长短不一,又叫长短句。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派别,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

采桑子[宋]欧阳修轻舟∕短棹(zhào)∕西湖∕好,绿水∕逶迤(wēiyí)。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yī),惊起∕沙禽∕掠(lüè)岸∕飞。整体感知

轻舟短棹(zhào)西湖好,绿水逶迤(wēiyí)。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yī),惊起沙禽掠(lüè)岸飞。整体感知轻便的小船划船用的小桨清澈的水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隐约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水的波纹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内容精讲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乐声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飞翔。

深入探究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找出并概括词人描绘的有关西湖的几幅图画。①春水碧绿,流转绵延图②长堤芳草,笙歌隐现图③水面无风,光滑如镜图④船动不觉,沙鸟惊飞图

深入探究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本文的诗眼是什么?

深入探究动态。这两句写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绿水逶迤。芳草长堤”是动态还是静态?

深入探究听觉。词句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隐隐笙歌处处随”运用什么感官描写?

深入探究比喻,把无风的水面比作光滑的琉璃,形象生动写出湖面之平静。“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深入探究以动衬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词人运用多种方法,描绘出颍州西湖清丽、幽静的春景。全词表达了词人泛舟西湖、陶醉于自然胜景的喜悦闲适之情。主题归纳

1.视听结合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写所见的绿水、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角度写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2.以动衬静“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风平浪静;“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涟漪微动,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以静衬动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采桑子[宋]欧阳修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拓展迁移两首词都写水面平静。《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下片写西湖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本词下片写行云在行舟之下,疑湖中另有天空,通过水中倒影来表现西湖水面的平静。

仔细阅读这首词,探究它的写作手法。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