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玉米比较优势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ocx

京津冀玉米比较优势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京津冀玉米比较优势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

陈琪杨再洁李奇峰刁兴良于景鑫张馨郑文刚史磊刚

摘要?基于京津冀184个县的玉米面积和产量数据,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和空间聚类分析法测算和分析京津冀玉米种植综合优势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玉米种植规模处于大(1×104hm2)、中(0.1~1×104hm2)和小(6750kg/hm2)、中高产(5250~6750kg/hm2)、中产(3750~5250kg/hm2)和低产(

关键词?京津冀;玉米;比较优势;空间分布

?S513?A?0517-6611(2018)35-0004-05

农作物时空比较优势是种植结构调整的基础,明确京津冀各个区县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1]。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区域之一。在粮食生产方面,京津地区有技术优势但是粮食不能自给,而河北粮食生产技术落后但粮食人均占有量远远超过人均消费[2]。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背景下,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各区县比较优势并进行比较,明确玉米种植优劣势区域,有针对性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实现京津冀玉米种植结构优化,对京津冀粮食生产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玉米种植优势的研究尺度多为省域或全国层面[1-5],以京津冀作为整体研究对象,系统分析玉米种植比较优势的研究较为缺乏。冯雪芹[2]通过对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现状描述,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全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罗善军等[3]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的方法,从效率优势、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3个方面对我国各主产省份的马铃薯进行生产优势差异分析;于丽艳等[4]利用灰色系统评估方法,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20多个玉米主产区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分析不同省份比较优势的形成原因。

该研究将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基于近10年的县域玉米产量和面积,利用综合优势比较法和时空分析方法,研究京津冀各县区玉米种植业的生产优势与不足,进一步明确玉米种植规模、单产和综合优劣势敏感区域,以期优化京津冀玉米生产布局、建立京津冀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发展新格局[5]。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选取的数据均来自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统计年鉴。由于部分地区缺失相应数据,故该研究将其列为无数据區。通过改进传统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算法,对京津冀的玉米种植进行优势区域划分及分析,同时利用ArcGIS软件将玉米种植各项优势指数变化在地图上进行空间表达。

1.2?研究方法

区域玉米种植的比较优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6],比如自然条件、政府政策、市场区位等。传统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比较优势测算方法,该指数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可相对科学、客观地反应区域某农作物在自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科学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对区域农作物比较优势的影响[7]。该方法已经被国内研究者广泛应用于各地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研究[8-10],该研究根据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统计年鉴数据,对传统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算法进行改进,通过相对值来表达区域某农作物的优势指数。在计算过程中,避免因农作物熟制问题造成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发生显著变化,从而提高结果的可比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2.1?规模优势指数(SAI)。

规模优势指数反映一个地区某一作物生产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它是市场需求、资源禀赋、种植制度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计算公式如下:

1.2.2?效率优势指数(EAI)。

效率优势指数反映作物的效率比较优势,体现该地区自然条件、技术水平、物质投入等综合因素条件下某种粮食作物生产能力[11],其计算公式如下:

1.2.3?综合优势指数(AAI)。

综合优势指数是效率优势指数与规模优势指数的综合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某种作物生产的优势[12],其计算公式如下:

2?结果与分析

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是各区域生产自然禀赋、种植制度、社会经济条件、要素投入情况、国家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3]。选取体现综合因素作用结果的玉米单产、播种面积作为测定中国玉米生产比较优势的关键因子,在比较优势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玉米生产规模优势指数、玉米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和玉米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并测算京津冀各区县玉米种植各项比较优势指数值。

2.1?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针对京津冀各县区玉米种植面积进行分类,对各分类县区数量统计计算,京津冀玉米种植规模在京津冀玉米种植大规模区、中等规模区、小规模区的县区数量分别约占70%、20%和10%,在2005—2015年,大规模区的县区数量上升了6.35%,小规模区的县

文档评论(0)

南江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