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沈阳北万寿寺佛教音乐”研究综述
?
?
摘?要:沈阳北万寿寺佛教音乐是一种流行于辽宁沈阳至辽阳一带寺院中的汉传佛教音乐,又称沈阳北万寿寺梵乐,是我国现存的一种吹打乐乐种。本文通过对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文献分类,将有关“沈阳北万寿寺梵乐”的五部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从而对该乐种的含义及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沈阳北万寿寺;佛教音乐;历史;音乐形态;
“沈阳北万寿寺佛教音乐”是一种流行于辽宁沈阳至辽阳一带寺院中的汉传佛教音乐,又称“沈阳北万寿寺梵乐”,是我国现存的一种吹打乐乐种。据笔者的收集和整理发现,关于此类研究的文章甚少,共查阅到相关文献共五部,均为专著类。且大致分为两个时段:其一,20世纪50年代时期;其二,21世纪至今。以下笔者将以时间为节点,分别对这五部专著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
一、20世纪50年代对“沈阳北万寿寺梵乐”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对“沈阳北万寿寺梵乐”的研究是一个全面的时期,虽仅有两篇文献,但大致对该乐种的历史、音乐本体以及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凌其阵先生是这一时期对该乐种进行研究的关键人物,他通过实地考察整理撰写了《东北地区民间音乐采访记录(之一)——沈阳小万寿寺梵乐的初步材料》这部著作,该著作是根据北万寿寺住持章达祥口传所记录的一部关于“沈阳北万寿寺梵乐”的口述史。也是现存有关该乐种研究资料最全面、最權威的一部著作。由于沈阳地区梵乐以北万寿寺最负盛名,而该寺前住持章达祥先生又掌握较多材料,因此,凌其阵先生自1954年初至八月底止,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实地调查,其主要整理了章达祥先生的口述资料和乐谱,共完成了十个报告。《东北地区民间音乐采访记录(之一)——沈阳小万寿寺梵乐的初步材料》由调查沈阳地区的十篇基础材料构成,并附有后记及附录。该书对万寿寺梵乐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如梵乐的历史、名称、流行地区、其所使用的乐器以及现存的套曲名称等,进行一系列简单的梳理。
“沈阳北万寿寺梵乐”的历史可追溯到清顺治八年,凌其阵先生在该书第二个基础材料中指出,释宗亮在清顺治八年时去北京法源寺受戒,进而在京初步学习梵乐,迄道光年间来到东北蓝旗祝寿寺正式学习梵乐,后至万寿寺授徒,而后徒又授徒。自此,传承至北万寿寺住持释鲜通(还俗名为章达祥)这里。据凌其阵先生了解到,章达祥为研究北万寿寺梵乐之源流问题,曾于1953年夏季赴北京智化寺进行梵乐的对证采访工作,可惜最终未有所获。通过对“沈阳北万寿寺梵乐”的历史研究可以发现,此乐种与北京智化寺音乐或许有一定的渊源。因此,凌其阵先生在全书的第四个基础材料中指出,根据章达祥先生口述发现“沈阳北万寿寺”的音乐调式与“北京智化寺”的音乐调式在某些方面上是趋同的。但此种说法凌其阵先生本人认为,还有待研究。由此,笔者认为,以音乐背后的文化历史为基础来研究音乐的本体特征,这对“沈阳北万寿寺梵乐”的深入探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乐种的研究,不能缺少乐谱的收集与整理。虽此乐种的乐谱现已失传,但凌其阵先生在该书的第三个基础材料中,对沈阳北万寿寺梵乐的曲目进行了系统的罗列。并分别在第七个基础材料中整理了三首后牌口授谱(即接于堂曲以后的曲牌)包括小行道、大煞尾以及点地风;第八个基础材料中提供了四首前牌口授谱,分别是:合四牌、四上牌、雁过南楼和迎仙客;以及第九个基础材料中整理了双曲口授谱(念经伴奏所用)四首,分别是:灯赞、堂头令、千声佛和挂金锁。最后,在第十个基础材料中梳理了下堂前奏曲口授谱(旧名感皇恩)一首。另外,凌其阵先生在该部著作中对此乐种的音乐本体分析和研究也进行了一系列阐述。如在第五个基础材料中简述了何为下堂小曲,即在万寿寺的规定中,下午吹奏的管乐联奏曲称为下堂小曲,原本共十一支,但由于其中的感皇恩已不能记忆,因此只有十支,并分别提供了这十支曲谱,供后世研究。而在第六个基础材料中总结了“沈阳地区梵乐”的套曲衔接方法,共罗列了三种形式,并分别进行举例。
在全书的最后,凌其阵先生认为,该地区的梵乐最具盛名的当属小万寿寺,虽据章达祥先生口述以及所提供的资料甚少,但据当地老一辈百姓所说可了解,沈阳地区的梵乐不论佛家、道家的吹打乐,之间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凌其阵先生提出两个研究问题:一,他指出此类齐奏的梵乐听起来并不协调,因使用了十七簧笙,但由于这种笙不多见,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面。二,据章达祥先生所说小万寿寺的打击乐器音量很强烈,故,此类打击乐字谱及击打方法均为空缺,这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同一时期对于此乐种研究的另一篇文献同样是凌其阵先生的文章,虽然《沈阳地区梵乐的初探》并不是专门介绍“沈阳北万寿寺佛教音乐”乐种的著作,但通过对沈阳地区的两派梵乐——“沈阳北万寿寺佛教音乐”与“沈阳小东关五圣道观梵乐”进行对比,分析了此二种梵乐派别的异同之处,这对于研究“沈阳北万寿寺梵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