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论:基于身体-动觉智能的小学古诗学习活动.docxVIP

设计理论:基于身体-动觉智能的小学古诗学习活动.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设计理论

基于身体-动觉智能的小学古诗学习活动

?

?

尹逊才

身体-动觉智能,指运用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主要指能够很好地控制身体行动,身体反应敏捷,肢体语言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人类的语言在形成过程中,往往都有肢体活动参与其中,比如“内与外”就是以人的身体为参照物的;再如“整体与部分”,就是阐述身体与各个肢体的关系。诗歌的创作,大多为人类身体及心理活动的反映,因而学习古诗,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肢体,模拟诗人的感受。同时,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发展和促进学生身体—动觉智能的发展。

一、框架建构

基于身体-动觉智能的学习活动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具体形式为体态语言的运用与角色扮演活动。

1.体态语言运用

体态语言的运用,是指用面部表情或者肢体动作对古诗中人物的动作、情感等进行演示。这种无声语言的使用,有利于抽象思维不够发达的小学生将语言不易描绘的动作以及情感外显出来,以利于教师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古诗。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思想与心灵的外延,直接、直观、快速地展现人的喜怒哀乐。古诗学习中,使用面部表情对诗歌内涵进行表达,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的面部表情与诗歌的情感一致,或悲或喜,或愁或忧,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与诗人形成“共情”,从而达到对诗歌情感深入理解的目的。

(2)肢体动作。

文字符号是对人类活动的一种记载,它指向的是人类的活动和认知自身。但是有些动作、行为、认知变成文字符号之后,对学生来说,就抽象了很多。因而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肢体,让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动作、心理活动进行还原。这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古诗描写的情境有深入的理解。此外,学生的肢体动作也是其内部思维的外现,教师可以依此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尤其是那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场景,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如果学生能用手势表示水流从很高的地方很快地流下,我们就能判断学生对这句话描写的内容有了较为准确的理解。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文本中人物或事物的活动而进行的表演。角色扮演是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在进行表情和肢体动作的模拟或创作中,不是机械地进行,而是结合诗中特定的角色或诗人的特殊处境。这样的角色扮演,更加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整体理解诗歌。这种角色表演,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设计的;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的;可以扮演人物,也可以扮演事物,比如其中的植物、动物等。

二、框架操作

依据上述框架审视古诗是否需要运用体态语言或角色扮演活动。

1.体态语言核查

核检古诗中是否有需要肢体表现的动作词、心理词、情感词等,比如“偷采白莲回”,这里的“偷”具体情形是怎么样的?这个“偷”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呢?还是“窃取”的意思呢?如果想看到学生真实的理解,就可以让学生用动作表演,如果他们像小偷一样,蹑手蹑脚地,那就说明他们对这个词语根本不理解,教师就需要针对性地引导,创设相应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再如“采”,这个“采”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可能会说是“采摘”的意思,但是你让学生用动作展示一下,学生可能会做出“薅”的动作,这说明学生对“采”这个词语并未真正理解,采摘是用手指掇取果实的意思。肢体动作,可以展现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还可以核查学生对词语是否真正明白。

2.角色扮演核查

审视古诗内容,核检古诗中是否有需要扮演的角色或者全盘设计的角色扮演活动。统编本教材所选的古诗中,有很多涉及人物角色,像这样的诗歌,教师就可以考虑是否让学生体验其中的人物角色,进行随机的或是精心设计的表演,比如《江南可采莲》,教师就可以事先设计一些荷叶、小鱼的头饰,选择一些学生扮演荷叶,一些学生扮演小鱼,让他们到讲台上表演“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情形。

当然,诗歌的角色表演,不仅仅是各种角色才能够表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作者角色”设计。一首诗学完了,那么,就让学生进入作者的角色,想一想,诗人为何看到这些景色?为何记下这个事件?为何描写自己的这种情感?这种角色表演不同于简单的角色表演,它要求学生先对作者的情感有通透的把握,然后才能借助一定的形式表演出来。比如学习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可以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贾岛为何来寻找这个隐者呢?把贾岛的生平经历及故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从贾岛的角色来谈谈。这样的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深入理解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再设计活动:如果你就是诗人,你会怎样朗读你的诗呢?

三、操作示例

1.体态语言运用示例

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通过“歌”“浮”“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03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