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口述史实践在中国近现代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ocx

地方口述史实践在中国近现代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地方口述史实践在中国近现代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

摘要:将口述历史实践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无论是行课中融合取得的口述资料或是这一实践过程本身,抑或者是引导学生对获得的口述资料课下进一步去伪存真,都会让学生获得一个更加具有温度且可以触摸的历史形象,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知识边界,同时也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认知历史、解读历史的境界。这对于提高夯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会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口述史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困境与改革教学效果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重要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教学内容非常丰富,重点在于坚持和运用唯物史观,揭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深刻历史必然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的基干课程,通过对中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从而使大学生增强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明确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讲到学习历史尤其是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性,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中国古语云:“欲亡其国先亡其史”,也可见历史对于维系国家认同,维护政权安全的重大意义。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于今天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国家、民族认同意义非常重大。

二、大学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面临的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观察,大学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过程中存在相当的困惑,很多大学生入学后由于在初中、高中阶段接触过相关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于文科生而言,他们无论是对于历史细节知识的掌握还是对于历史大的脉络框架应该讲都是有着相当的基础的。因此,当他们在大学课堂再次遇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时候,面临熟悉的内容,首先就是感到疑惑:我们为什么在初高中学过的东西还要在大学里再次学习?这背后暗含的问题其实是留给老师的,即大学时代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如何带学生走出他们熟悉的维度并在日常授课中讲出新意。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教师在行课过程中首先应该向大学生重点展示大学阶段学习纲要课和初高中的不同之处。比如,高中阶段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更多是注重历史细节及一个个知识点的背诵记忆。而大学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更多是注重历史发展的脉络,强调其在逻辑上贯通性。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更多是是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深入历史脉络当中去解读历史事件及在这个认知逻辑当中对于当代问题的解读。其次,西方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日常的行课过程中,作为任课老师一定要联系现实、吃透教材把教学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要基于教材高于教材讲出一些新东,同时要有一定学理的支撑,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信服。其实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深刻要求。

第二,大学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过程中面临时空层面的困境

首先从时间层面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从19世纪40年代也即1840年开始,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这些内容对于今天的大学生主体00后的学生而言已经是过于久远了,而且历史事件在时间上来说具有不可逆性,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让历史回放或者百分之百的复原历史事件。且不要说19世纪的历史,即便是对于新中国建国后的历史,对于相当学生而言也是十分陌生的。即使是在初高中阶段接受过相关历史知识学习的文科学生而言,也基本上只是了解一些相互没有联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等,如不能激活这些基本的历史知识,便不足以彰显大学思政课训练思维、培养价值观的重要性。

其次从空间层面看,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体系而言,诸多历史事迹多涉及的全国很多个地方,空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对于课上所讨论的历史事件而言,他们所发生的的地域对于大学生而言,既非他们的家乡,又多是他们从来没有去过的触摸过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增加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陌生感。从认

文档评论(0)

刘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