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书法教育刍议.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新时期书法教育刍议

?

?

刘九洲

因为一直在研究艺术史,也见过海内外博物馆与私人收藏的很多古代书画真迹,所以,编辑约请我写一点关于书法教育的意见,我就不揣冒昧,简单表达一下我的看法。

当前的书法教育,首要的问题,还是应该进一步明确“认识书法史”与“如何写好字”的关系。以往的教育,过于关注“如何写好字”,就是追求看得到的成果,把书法当作技术了。这么多年看下来,这个办法并不成功,很多上过书法课的人,在之后的生活中依然不能欣赏书法作品。而我们看到,在对西方小学生的艺术教育中,有关画家的故事介绍得比较多,9岁的小学生,都知道梵·高的主要故事了,西方小学生还重视组织去参观博物馆,去参观实物。这给小学生的一生埋下了艺术种子,他们在日后的人生中,遇到需要审美的时候,不会无所适从,西方的城市建筑之间的美感,就是一个高审美水准,带来了社会回报的实例。

我们要注意到,即便有很多中小学生上过书法课,他们也不会成为书法家,但是绝大多数人在一生中,会遇到需要欣赏书法的时刻,因此,介绍古代名作,让学生对书法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标准,是以往书法教育中忽视的一个环节。我个人以为,引导学生欣赏古代书法名作,至少应该占据课程的一半时间。为此需要集中真正的专家,依照中小学生教育的基本规律,编写全新的教材,使得广大中小学生可以据此熟悉名作、找到学习书法的门径、掌握判别书法好坏的基本能力。这样坚持数十年,也会使得泛滥成灾的“江湖书法”,失去生存空间。

其次呢,就是在书法教育中,应该从书法的运用与书体的对应角度,来选择字帖。以往,所有人都学一本字帖,而且95%是唐代楷书。事实上,古代书法从运用、功能上看,至少分为三种:章程书、铭石书、行押书(信札使用的行书)。正规写报告的字体,刻在石头上的字体,与一般书信用的字是不一样的。当时已经依据文字的社会功能,区别对待,王羲之的书法,流传下来的基本上是信札。今天让中小学生学习书法,到底需要他们学习哪一种字体,是值得深思的。我个人以为,唐代楷书其实就是“铭石书”,特别正规,是艺术与法度的极则,学习难度非常大,一般的书法家也写不好,是否需要广大中小学生用作入门教材,值得深思。日常使用最多的还是行书,书法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尽快能写出一手好字,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得上。这个目的,就决定了主要学习时间,应该放在行书上。至于以往教科书说的先学好楷书,才能学行书、草书,是没有依据的一种传说。最简单的事实是:历史上,草书的出现,远远早于楷书,难道楷书出现之前的草书都没有水平?事实恰恰相反,楷书之前的草书,水平很高。

第三,就是关于大字与小字的问题。过去的书法教育,采用的都是小学生写大字的模式。明代晚期之前,大多数书法家不会写大字,明代晚期之后,大书法家才普遍会写大字,在此之前,苏轼、赵子昂、文徵明都写不好大字。为什么呢?因为大字需要的笔法,与写小字的笔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小字利用毛笔的自然弹性,转折之间见精神,古代名作基本上是小字。书法的笔法,基本上也是依据小字来展开的。大字的笔法,无法依赖毛笔自然弹性来完成,而是必须铺毫,也就是把毛笔至少按住一半来书写,这就放弃了笔锋的基本作用,毛笔变成了刷子,也就无所谓“笔法”了,也谈不上什么古法的,大家都需要依靠临场发挥、临时摸索。但是在当代书法教育中,绝大多数小学生,在不会写小字的情况下,一开始就学习写大字,这与正常学习道路,背道而驰。如果需要学生迅速入门,那么显然要加强小字的教育,指导学生们用比较小的毛笔,写好比较小的字。而不是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用大字作为入门教材,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在大字与小字的比例上,小字的学习,至少应该是比大字的课程时间要多。

第四,字帖的选择,是否需要“从一而终”?是否可以半途换字帖?是否可以选择考古新发现的墨迹?书法是一种艺术,是愉悦人生的,在过去的书法教育中,这一点展现得很不够,而是有一些禁锢。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书法教育中,不能自由选择字帖。每一个人的审美是有一点天生因素在其中的,楷书风格多样,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赵子昂的楷书,也未必不能学,不用担心小学生学赵子昂把字写得软了,我们教育了这么多年的唐代楷书硬字,也没有教育出几个大书法家。如果承认,每一个人的审美是不同的,书法作为艺术是愉悦人生的,那么,应该允许学生随时可以换字帖,让他们在寻找、转变中寻找艺术的快乐。只是这样会增加老师的负担,但是这本身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数理化、语英政,才是教育。另外,考古新发现的资料,要尽量使用在书法教育中,这样才会使得中小学生有尝鲜的感受,会增加他们的兴趣。

第五,基本笔法的教育,也要放弃以往一套陈见。自清代以来,一直有一种书法教育文本,就是每一个笔画内部如何书写,那个样子似乎是在笔画内画个圈。学生看了,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文档评论(0)

186****60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