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贺古道湖南段沿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研究.docx

潇贺古道湖南段沿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潇贺古道湖南段沿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研究

?

?

熊家欢姚磊

摘要:潇贺古道沿线孕育了众多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精髓,是解读潇贺古道及其历史文化的重要实体空间。传统村落历经时代的发展延续至今,真实地展现出自然地理及社会人文的历史变迁。文章以古道为线,村落为点,力求研究湖湘文化发展的历史。

关键词:湖湘文化;潇贺古道;传统村落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湘文化遗产保护‘关联耦合空间形态研究——以湘贺古道永州段为例”、2020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湖南古驿道沿线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空间形态研究”研究成果。

潇贺古道是连通湖南潇水与广西贺江的水陆联运通道的总称,在古代它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紧密相连,是中原地区通往岭南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丝绸之路”海陆主要对接线之一。潇贺古道不仅增强了历代中原王朝对岭南地区的统治,更是楚越两地交流的通途,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要素,多元文化在此互动、融合与沉淀,对湘南、桂东、粤西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对于潇贺古道沿线传统村落的研究中主要是集中在广西段,本文以潇贺古道湖南沿线区域如道县、江华、江永三县内,截至2020年共3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分析潇贺古道湖南段沿线传统村落的形成以及空间分布,为潇贺古道湖南段区域合理开发传统村落、开展乡村旅游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一、潇贺古道沿线传统村落的形成机制

潇贺古道作为沟通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中原文明的开发控制对于其沿线的人口、民族、文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沿线建立的村落作为人类生存活动聚集点,是历史文化的具象表征。潇贺古道区域自秦南征百越修筑“新道”伊始至近代历经数千年,一直担负着重要交通、军事、经济等功能,因此中原汉族文明与岭南少数民族文明迁入活动影响着历史上村落建立与发展的始终。

潇贺古道区域由于中原战乱以及中原政权对于岭南地区的征讨、开发,其主要人口族群在历史中经历数次更替。

秦朝开始,政府就有意识地向包括潇贺古道在内的岭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但由于地处战略要地,几经战乱更替,目前潇贺古道段区域内所留存历史可考最悠久的传统村落为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的数次我国封建时期人口大迁移以及军事驻守为潇贺古道地区不断注入新的人口,从而形成了大量例如道县楼田村、修宜村与江永桐口村这样的汉族村落。

明清时期随着中原王朝对南方的深入开发,潇贺古道区域也吸引了大量原本在山区的以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下山开始建村,从而形成了例如兰溪村、古调村、清溪村等汉化少数民族村落。因此,中原人口迁徙与接受汉化回迁的少数族群是潇贺古道湖南段区域内的建村的主要因素。人口的迁徙不仅给该区域注入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风俗与文化的交融,人口的流动使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碰撞和交流,给当地的文化注入了更多的因子,并且又与土著文化相融合产生丰富多元的地域文化形式。

潇贺古道湖南段沿线区域内的传统村落,普遍为移民迁入而来的宗族型村落,往往重视以宗祠为标志的宗族组织建设。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这些村落通过血脉宗族的联系来巩固封建生产关系,同时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与稳定性。这些村落是当某姓始祖卜居于某地后,随着子孙后代的自然繁衍和房屋院落的不断增建发展而形成的,在后期发展中可能有他姓居民迁入,但人口所占比重极小,在村落布局和外部形态上也体现出高度的和谐性和整体性。同时由于有举族迁徙能力建村的传统村落,通常占据了丰富经济、文化等社会资源,其后代通常或入仕為官,或富甲一方,从而带领整个族群走向兴盛,所以造就了例如道县龙村、江永上甘棠村等规模宏大的传统村落,为后世留下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潇贺古道沿线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在宏观空间内,可将传统村落抽象为点要素,以道县、江华、江永三县为潇贺古道影响范围,以县域边界为界限进行分析。

潇贺古道湖南段沿线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潇贺古道沿线传统村落总体成带状集群分布。在整个沿线地区,传统村落的分布密度为5.05个/1000km2。在各县(区)中,江永县传统村落分布最高,为11.03个/1000km2,其次是道县,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为5.3个/1000km2,最后是江华瑶族自治县,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仅为1.8个/1000km2,这表明江永县、道县为潇贺古道沿线地区为传统村落开发的重点区域。通过ArcGIS10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以5km为带宽生成核密度分析可知潇贺古道湖南段沿线传统村落呈现出整体聚集、局部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兰溪瑶族乡、夏层铺镇形成小型传统村落密集圈,传统村落其主要分布于潇贺沿线,以潇贺古道为中心向周边呈扩散态势,这也印证了古代先民以交通线路迁徙定居的观点。

文档评论(0)

有志者事竟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416315100005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