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历史考察及当代价值研究.docxVIP

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历史考察及当代价值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历史考察及当代价值研究

?

?

陈甜甜杨志钢

摘要:民主政治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政党协商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将统一战线、政党学说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并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开创了“政党协商”的国家治理体系新格局。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完善四个阶段,从它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形式等方面考察其内容,有利于指导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完善,强化协商民主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毛泽东政党协商历史考察当代价值

一、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发展过程

(一)萌芽时期

1922年毛泽东首次阐述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思想,认为所有国民都应当参与革命。1925年初,中共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必须取得领导权以及发动农民参与革命,建立工农联盟的主张。1925年底,毛泽东把阶级分析、统一战线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阐述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的革命首要问题。由于国民党右派对革命的背叛和早期共产党人合作、斗争经验不足,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最终失败了,但两党这次的合作实践,为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萌芽打下了基础。

(二)形成时期

1935年12月27日在陕北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现阶段的政府“应当改变为除了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外,还要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强调要打倒敌人必须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193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中又着重阐明“由中共领导与资产阶级的联合,才能完成抗日的胜利。”并指出,“我们应该参加民主共和国,但要同时要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公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正式形成。

(三)成熟时期

1945年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作了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明确中国要坚持团结民主的路线,团结各方进步人士成立具有联合性质的民主的临时政府。1949年9月底,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人民政协第一次会议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促进了政党协商由政策向国家制度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也是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成功。

(四)完善时期

1956年末,毛泽东再次集中论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和政党协商问题,明确要继续实行政党协商制度,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毛泽东关于政党协商的思想得到了发展完善。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政党协商思想发展进一步发展,毛泽东明确提出,必须根据本国具体情况走适合国情的道路的社会主义建设根本思想。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首次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政党协商思想发展的重要内容。1956年8月,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上开宗明义指出,八大召开的目的和宗旨是“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二、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政党协商的政治基础

1.共同的政治追求形成共同的政治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国共两党以新三民主义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抗战时期,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共两党以《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新三民主义为救国纲领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建国初期,《共同纲领》则充分体现了各阶级各党派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独立、和平、富强的新中国的政治追求,成为政党协商的政治基础;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新时期政党协商的政治基础则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强国。无论是哪一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依据共同的政治追求同民主党派建立共同纲领,以确保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通力合作。

2.共同纲领是政党协商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毛泽东认为要实现政党之间的协商合作,就必须有一个能够为各方都接受的政治追求和行动原则,建立共同纲领规定了全国人民的政治方向。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之初,毛泽东针对政党协商中共同纲领问题的问题提出“共同纲领是这个统一战线的行动方针,同时也就是这个统一战线的一种约束”,认为只有建立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之上的合作才能是坚固长久的。因此,共同纲领是政党协商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二)政党协商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领导权的问题是政党协商的首要问题,关系到政党协商的方向和前途,政党协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在《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强调,中国革命应该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离开了中共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取得胜利。在文中,毛泽东首先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南江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