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课堂练习(含解析).docxVIP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课堂练习(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标志是()

A.《南京条约》的订立 B.《天津条约》的订立

C.《马关条约》的订立 D.《辛丑条约》的订立

2.百日维新期间,文化教育体制的创新主要是()

A.设立译书局 B.废除八股取士

C.派人出国游历 D.禁读四书五经

3.1898年9月24日,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在致国务卿的信函中说,戊戌政变尽管“产生了极大骚动,但民众是如此保守,他们一直目睹这位显赫女人的强大和保守,从这些发生的事情中并没有出现人们期待的那种普遍觉醒”。这从侧面表明()

A.维新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B.封建地主阶级阻碍了社会变革

C.列强为干涉中国内政寻找借口 D.知识分子深刻关注民智的启迪

4.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一系列反清民主革命的同时,资产阶级立宪派也积极敦促清政府召开国会、实行宪政,并领导了收回帝国主义在华铁路、矿山利权的斗争,甚至发展为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这说明()

A.近代化变革构成了时代洪流 B.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分歧明显 D.清王朝反动统治已名存实亡

5.清末维新变法时期,保守派坚持传统,反对变法;洋务派也反对国家制度的转变;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了()

A.共和政体确立的漫长曲折 B.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C.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D.维新派缺乏有力政治支持

6.“开出晚清思想界之革命,所关尤重”、“斯时智慧骤开,如万流沸腾,不可遏抑”、“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街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上述言论评价的是晚清时期的()

A.“开眼看世界” B.洋务新政运动 C.百日维新运动 D.辛亥革命运动

7.《中华文明史》指出: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推动了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8.1904年在抵制美货时,江苏商界宣称:“窃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天下虽分四民,而士商农工,具为国民之一分子,所重者不独士也。”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升 B.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C.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革命思想成为主流

9.五四运动时期,人们认为义和团运动是“迷信、蒙昧的反现代化运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又被刻画成“英雄主义的爱国运动”;改革开放后,在强调其是“反帝爱国运动”的基础上,评价更趋多元。这反映了()

A.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变得模糊不清

C.历史叙述无法再现真实历史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10.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

11.某学者评述近代一人物的主张:“有着崭新的社会政治意义的思想理论斗争所以必须穿上古老的服装,是因为‘一切死亡先辈的传统,好像噩梦一般,笼罩着活人的头脑’”,据此判断,这一人物是()

A.魏源 B.洪仁玕 C.康有为 D.孙中山

二、材料题

12.近代中国是屈辱与抗争并存的时代,也是动乱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在继续地采用着………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

材料二下列图片展示的是洋务运动期间我国的一些实际场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鹰《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