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中考古诗词复习专题之——咏史怀古诗
复习目标
1.了解有关咏史怀古诗的常识;
2.理解诗意,熟练掌握诗词的主旨与写法;
3.学会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初中教材中必考的五首咏史怀古诗。
二、咏史怀古诗的定义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长于精辟议论。
怀古诗是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歌。——长于情景交融。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为咏史怀古诗。
三、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咏史怀古诗特点:
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1)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
(2)意象:
古地:咸阳、长安、赤壁、秦淮、潼关等;
古人:周瑜、曹操、孙权等
古事:赤壁之战、后庭花等
(3)内容:
国家——国运衰微
名地——昔盛今衰
统治者——荒淫奢侈
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4)咏史怀古诗的常见内容及情感:
1.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无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古朝代兴亡变化。(国家)
2.借古讽今,批判现实,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穷兵黩武,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统治者)
3.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
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古人)(同病相怜型)
4.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古人)(对比失落型)
5.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6.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即事议论等。
7.语言及风格:语言含蓄蕴藉,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四、中考主要篇目
杜牧《赤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牧《泊秦淮》、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五、考点知识梳理
任务1:请同学们从内容、情感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梳理五首诗词的相关知识。
任务2:名句欣赏(引导同学多角度赏析,真正将诗意、情感融会贯通)
A.《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C.《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D.《泊秦淮》
(1)夜泊秦淮近酒家。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E.《山坡羊潼关怀古》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学生自己结合课本注释、批注自己先复习,然后展示反馈,老师强调古诗名句赏析的方法)
总结:名句赏析的方法:
1.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2.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3.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4.重点词的妙处(炼字角度):某词的含义+手法+句意+主旨情感
5.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任务3:内容鉴赏
1.如何理解《登幽州台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明确】
诗人融理入情,表达了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2.体会《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融典入词,寄情深沉的特点。
【明确】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运用典故,暗示只有孙权才是天下第一英雄。此人赞赏孙权,就是要在此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叹如今南宋当下没有像孙权这样的人来扭转乾坤,希望南宋有像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实则也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远大理想。也暗示了自己对南宋苟且偷安的愤慨之情。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怎样理解?
(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分析,强化对作者吊古伤今情感的理解)
六、综合运用
1.请结合《赤壁》和《泊秦淮》的具体内容,分别说出作者是如何借“东风”和“商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明确】
《赤壁》中作者借用典故,认为如果没有“东风”,赤壁之战可能会是另一种结果,借此表达对历史(或“功业”“机遇”“自身遭遇”等)的思考。《泊秦淮》中作者通过对商女演唱《后庭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