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国金融形势与2001年展望.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2000年中国金融形势与2001年展望

?

??

?

?

?

?

?

?

?

???

?

?

?

?

?

“九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虽然一直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上,但其增长率却呈下滑趋势:GDP的增长率由1996年的9.6%下降到了1999年的7.1%。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为应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局面,中国连续3年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践证明,这一政策举措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到200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就已出现了重要转机。该季度的增长率由1999年第四季度的6.5%跃增为8.1%,第二、第三季度的增长率也都达到8.2%,全年增长率则达到8%以上。经济增长率的稳定回升,使得中国经济总量在2000年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按1美元合8.28元人民币的汇率折算,当年中国GDP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了10753亿美元。这表明,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促使中国经济回升的因素之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率的恢复增长。迄今为止,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六五”、“七五”和“八五”期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4%、16.5%和32.3%。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基础,中国在这一时期才获得了平均高达2位数的经济增长。然而,1996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大幅下降:1996~1999年,其年均增长率仅为10.7%,1999年更是达到了5.1%的历史低点。可以说,固定资产投资率的低迷,是造成中国经济增长在20世纪最后几年中长期不振的主要因素。认识及此,中国连续3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着力点正是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经过持续不断的政府投资拉动和连续7次降息的刺激,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终于扭转了下滑趋势,达到9.6%,从而带动了经济增长率的回升(图1)。

图1中国经济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变化

标志经济增长开始回升的另一重要指标是物价水平稳中有升。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在“七五”和“八五”期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0.7%和13.1%,1996年以后明显回落,当年上涨8.3%,1997年则只上涨2.8%。从1998年4月份开始,这种物价水平下滑趋势进一步演变为物价的持续负增长,199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了0.8%,1999年下降了1.4%,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趋向。在2000年,这种局面同样因扩大内需和开拓国际市场的刺激政策的实施而得到有效缓解:居民消费价格经历了两年多的负增长之后,在2000年5月份开始止跌回稳,全年消费价格指数则出现了小幅上升。同时,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国内扩张性政策的影响,中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持续下跌的局面也得到改观,从2000年3月份开始,其走势由负转正。可以说,当我们迈步走进新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通货紧缩局面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一、2000年中国经济金融形势

1.货币供应:总量、结构、流动性

2000年,中国货币供应总体保持了适度增长的态势。当年狭义货币M1余额5.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广义货币M2余额1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与1999年相比,各个口径的货币增长率均有所下降(1999年,M1增长17.7%,M2增长14.7%)。

虽然货币总量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1999年6月份以来,中国的货币流动性却有所回升,其中,M0/M2从1999年6月份最低的9.77%上升到了2000年9月份的10.65%;M1/M2则从1999年6月份最低的34.86%上升到了2000年9月份的38.79%。应当说,货币流动性的提高,产生了抵消货币供应量下降的积极作用。

从中国的情况看,货币流动性的变化已经成为物价水平变化的先行指标,在货币的流动性、物价水平和经济活动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其他条件不变,货币流动性上升,表明经济社会中用于媒介交易的货币增多,其结果自然是物价水平上升;相反,货币流动性下降,则表明用于媒介交易的货币减少,物价水平面临较强的下跌压力。由图2和图3可见,10年来,中国的M0/M2和M1/M2的比值在趋势上都是下降的,这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期间,有一个时期,即1992年4月~1995年5月,出现了该两个比值稳中趋升的情况。我们知道,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5月之后,中国的货币流动性指标在总体上保持较为平稳趋势的同时,出现过3次下降的情况。正是由于这3次下降,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局面。也是因为如此,从1999年8月开始的货币流动性比值持续上升(图2和图3)才更为令人关注: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人们有理由认定通货紧缩已经结束,同样也有理由认为,货币当局的注意力应当转而放在防止通

文档评论(0)

151****18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