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汪曾祺小说中日常与诗意的和谐.docx

论汪曾祺小说中日常与诗意的和谐.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论汪曾祺小说中日常与诗意的和谐

?

?

摘要:汪曾祺的小说大都描写家乡高邮地区已经逝去的传统日常生活,茶楼、米店、酱园的生活,更夫、地保、瓦匠、挑夫、锡匠、木匠等这些现代几乎不存在的职业,都进入了其审美的视野,这种审美的关照使作者笔下的传统日常生活带有了一抹诗意的光环。这种传统日常生活的诗意守候除了受其所受文化、个性气质影响外,最主要的在于作者艺术机制,这种艺术机制的核心观念就是对“和谐”矢志不移的艺术追求。

论文关键词:汪曾祺,日常,诗意,和谐

(一)“我追求的是和谐”

“和谐”观念是汪曾祺的创作观念之一,这种观念直接来源于作者的人生观、生活观,受个人的性格气质以及文化传统所影响的。他曾说:“我的作品不是悲剧。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这是一个作家的气质所决定的,不能勉强。”[1]更深层的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学总是表现着和谐、团圆,以及对和谐追求过程。“和”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中的极其重要的概念,它的内容和意义远不止于美学。它来自于先人们对于宇宙精神的认识与理解,是中华民族思想与行为的基本精神,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先人用它来衡量一切和规范一切。它是产生传统审美理想的文化背景,也构成了传统审美理想的基本内容、传统审美的标准。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2]这是儒家对过去圣王之世的表达,也是对自己理想政治的描述。其目的是要在礼的约束下,达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达到了和谐,才能说是“美”。儒家又把“和”的观念完全运用到社会人伦秩序上来了,将社会的美规定为社会人伦秩序的和谐。

(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和谐也是汪曾祺作品一直所珍重的,其作品总是力求日常生活的和谐,具体表现为人跟人之间的友好关系,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融洽、和谐。《徙》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可贵的师生情,教师谈甓渔免费教授高北溟知识,高北溟知恩必报,有情有义,甚至以牺牲女儿的前途,倾全力为谈甓渔老先生刻文集。《鉴赏家》写叶三的儿子对父亲孝敬,担心父亲劳累,阻止父亲卖水果,叶三死后,儿子们遵从父亲的遗愿,把父亲一生钟爱的字画放进了棺材。《收字纸的老人》老白挨家挨户收字纸,逢年过节,大家小户都会给他一点钱,端午节送几个粽子,八月十五,几个月饼,年下,两升米,一方咸肉,民风如此的淳朴。《侯银匠》中女儿菊子结婚需要什么,侯银匠倾全力满足,但心灵手巧的女儿孝顺父亲,不要银首饰,她善于管理的才能使其在丈夫家得到公婆的喜欢,一家人和和睦睦。《受戒》大英子和小英子姐妹之间友爱融洽,这里邻里团结,忙农活忙不过来的时候互相帮忙。《晚饭花·三姊妹出嫁》三姊妹之间感情好,彼此提挈。《安乐居》酒友之间的关系融洽友好。《岁寒三友》中王瘦吾、陶虎臣和靳彝甫之间荣辱与共的朋友关系。《八月骄阳》写邻里三个老人之间最普通的相互之间的关心。《詹大胖子》一个学校打杂的与一个女教师之间善良的人道情怀。这些作品几乎都表现了,父慈母爱,子女孝顺,姐妹友爱,邻里的友好和睦,朋友间的仗义、相濡以沫。即使是看起来写的不和谐的作品,作者在处理的时候也尽力去淡化悲剧性,把不和谐降低到最低点,如《故乡三陈·陈小手》虽说写的是陈小手作为一个男性产科医生,救人两命,应该有个好的结果,事实上令人感到悲伤的是,反被得救女人的丈夫——团长杀了,团长觉得自己的女人被陈小手摸了,觉得怪委屈。陈小手的死绝对是一个悲剧,但是作者却写的不动声色,尽量去淡化这悲剧,一个平凡的人死了也就死了,好像没有什么值得感伤的似的,作者尽力去维持这样一种和谐,因为他明白不和谐的太多了,所以和谐才是他所要张扬的。《复仇》这是作者早期的作品,看题目似有一种不和谐的感觉,事实上,一番云遮雾罩之后,复仇者和仇人和解了,于是“宝剑在冷落里自然生锈的,骨头在世纪的内外也一定要腐烂或是变成了化石”,[3]仇恨泯灭,他们和谐的共处一事,共同凿一座山。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日常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大淖记事》中大淖的优美景色,与生活在那里的人和谐共存着,《受戒》中芦花荡的美景和这里生活的人之间的和谐一体。这两篇是论者经常评论的篇目,在这两篇中确实能体现出很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在汪曾祺的其他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普遍存在的,如《晚饭花·晚饭花》中那开得旺盛的晚饭花中坐着一个做针线的王玉英,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在写意画式的描写中荡开来了。《黄油烙饼》中的萧胜刚到张家口以外的“坝上”,看到了大片的马兰花,“长得齐大人的腰那么高,开着巴掌大的蓝蝴蝶一样的花。一眼望不到边。”还有大片的马铃薯,“都开着花,粉的、浅紫蓝的、白的,一眼望不到边,像是下了一场大雪。”[4]在这样的美丽环境中,“爸爸每天戴个草帽下地跟工人一起干活,锄山药。有时查资料,看书。妈一早起来到地里掐一大把山药花,一大

文档评论(0)

134****95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