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2
新时代仿纪录片叙事研究
一、绪论
仿纪录片(mockumentary)是一类在形式上模仿纪录片特征,以纪录片的手法、形制和面貌拍摄的虚构故事。在新时代媒介环境下,仿纪录片的形式和数量均较往年有所增加,摄像头纪录片、桌面电影等新类型诞生且风靡一时。本文拟聚焦于不同类型仿纪录片的叙事模式,通过分析其形式与叙事发生改变的原因,探讨仿纪录片未来可能发生的改变及方向。
(一)研究背景及动态
仿纪录片模仿纪录片的特征,运用讽刺和仿拟等手法分析、讨论社会问题或热点。这种表达习惯符合欧美国家的价值追求,仿纪录片因而一度在西方盛行,常常成为一些低成本类型片和B级片的首选拍摄方式。
2012年,视频网站youtube上出现了第一条videoweblog(视频网络日志)。到今天,vlog作为一种记录生活、表达个性的方式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使用者的选择;仿vlog纪录片也随之诞生。
21世纪后,传播手段和技术发生新一轮革新。2018年德勤咨询发布了题为《2018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周锦昌钟昀泰林国恩.2018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R],
周锦昌钟昀泰林国恩.2018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R],上海:德勤咨询,2018.
德勤咨询《2018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报告
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摄像头更普遍的使用,而去中心化的音视频采集、分享模式,又带来了网络直播的风靡,这是另一种仿纪录片可能搭乘的载体。
2018年,以《网络谜踪》为代表的几部“桌面电影”突破了传统镜头表达语言,以一种“窥探”式的主观视角完成对社会问题的讨论。“仿纪录片”形式和“第一人称视点电影”(First-Person-ShooterMovie)相结合,无疑是一种崭新的尝试。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将基于电影符号学、传播学、社会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思路,采用案例研究、定性研究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新时代仿纪录片叙事模式及其未来发展可能。
首先,本文将依据电影符号学理论,分析仿纪录片形式本身的符号学特征,及其组合后叙事表意的美学特质和带来的受众认同。其次,将结合由托多罗夫于1969年提出的“叙事学”概念,研究仿纪录片在叙事逻辑、叙事视点、叙事空间等方面的叙事嬗变。另外,在“虚拟社会交往”越来越常见的当下,本文也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探索这一新的社会互动方式是否会使仿纪录片叙事变得更加现实化。同时本文也将在传播心理学视阈下,探讨仿纪录片的叙事变衍。最后,总结新时代仿纪录片的形态与叙事特性并提出未来展望。
二、文献综述
学界关于仿纪录片这一类型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主要分析新时代仿纪录片的新类型以及叙事模式,故将从仿纪录片的定义、类型概述、叙事模式和方法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回顾。
(一)仿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和阅读可以发现,在过去的研究中,“仿纪录片”这一概念鲜少被提及,但对“伪纪录片”的定义基本统一。根据对多篇文献的查阅,“伪纪录片”的概念在英文中被写作mockumentary,是mock(戏谑)和documentary(纪录片)的结合构词。
本文认为,“伪纪录片”这一翻译存在明显贬义倾向,违背学术研究的中立性和严谨性。本文将对该核心内容进行更为客观公允的界定,选取“仿纪录片”这一提法,对相关内容展开进一步研究。本文进行研究的仿纪录片与过去文献中提到的伪纪录片所指代的影像类型是一致的。
仿纪录片中不乏有非常严肃、纪实性较强者存在,但在现有分类标准下,常被归类为剧情片的一种。仿纪录片仿照纪录片的拍摄和建构模式,但实际上却是利用虚构的故事讽刺或仿拟社会上的大事件或时代问题,瓦解纪录片里“真实”的核心命题的同时,又让受众思考“真实”的真正含义。
(二)仿纪录片的类型概述
仿纪录片最早的萌芽和雏形要追溯到席磊在《当代伪纪录片的概念缘起与美学要旨》中提到的“一些虚构性的广播电视节目”。那时愚人节整蛊节目一度盛行,为达到电视娱乐的效果,它们以纪实的形式纪录被拍摄者进入预先设置的情节圈套中的过程,达到戏谑目的。仿纪录片所追求的美学特性与形式风格是以1967年黑白影片《大卫·霍兹曼的日记》和《一夜狂欢》等的发行和流传为契机真正确立的。自此,专家学者以及普通的观众开始把仿纪录片当作是一种新形式的电影分野去看待,仿纪录片在诸多电影类型里拥有了一席之地。
《一夜狂欢AHardDaysNight》,1964
桌面电影也是近年来“仿纪录片”中新兴的一大类型,是对仿纪录片“真实电影”风格的创新。张晓艳和杨紫轩在《桌面电影网络迷踪:媒介属性自证与时空语言拓新》中认同学界诸多评论家将桌面电影作为一种仿纪录片类型看待的标准,例举德国新浪潮导演赫尔措格对电影《特写》(1990)“最伟大的关于拍摄电影的纪录片”的评价,提出可以将桌面电影评价为“关于互联网电影的纪录片”。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