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手法下抑郁青少年个案介入.docx

整合手法下抑郁青少年个案介入.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整合手法下抑郁青少年个案介入

一、背景介绍

案主信息

雯雯(化名),女,18岁,石家庄市某高中三年级学生,现休学在家。10岁时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雯雯的母亲是某公司部门经理,收入稳定,与其父离婚后便再未重组家庭。母亲对雯雯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对她生活上和心理上关心不够,母女缺乏沟通。

雯雯前年出现厌学情绪,在学校没有知心好友,常觉得心情不好,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曾有过用尖锐物割手的自伤行为。雯雯在家时情绪十分偏激,常与母亲争吵并无由的哭泣。直到某天雯雯对母亲说,活着没意思想结束生命,母亲才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比较严重,母亲还对她提出不想再上学一事感到很焦虑。母亲认为她生病的主要原因是:考试受挫和高考压力过大。但雯雯认为是家庭因素导致自己生病。她总是强调自己没有爸爸,妈妈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高二下学期,她连续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便陷入到不断的自责之中,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很难集中注意力,怀疑自己的能力,时常感到自卑与绝望。

近一年来雯雯的睡眠质量很差,作息紊乱,习惯性厌食,个性愈发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流,高三病情加剧时,雯雯在母亲的陪同下前往医院心理科就诊,经医院确认诊为中度抑郁症。住院一月后回家服用抗抑郁药物调养半年,现转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行心理辅导和康复治疗。社工与其交谈后发现,她情绪较低,很容易就哭起来。她承认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管是上学还是与同学玩,她很介意周围人对她的看法与目光,更喜欢独处,不喜欢和大家待在一起。她总是想很多,常常陷入自责与自我否定。社工对其进行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贝克青少年版抑郁自评量表(BDI)的测试,结果显示雯雯目前仍为中度抑郁。

案例来源

案例来自马若楠(2016)的青少年抑郁症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雯雯的个案为例的案主基本资料和与案主对话内容等。

二、个案预估

结合社工走访案主的同学与老师,和案主母亲与案主本人访谈交流所获的信息,笔者尝试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对案主进行一个初步评估。

生理层面

案主患有中度抑郁症,觉得自己反应变慢、视觉听觉退化,做事效率很低。最近一段时间睡眠质量差、日夜颠倒、半夜失眠,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没胃口想吐,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心理层面

案主的人格特征属于悲观情绪化,想法消极,心情低落,内向敏感,时常感到孤独不快乐。

社交恐惧,讨厌与人打交道,拒绝主动与人交流,认为社交虚伪另其心累。非常在意他人想法,时常伪装自己的“不一样”,心理负担沉重。学习压力大,心理紧张濒临崩溃。负面情绪无处宣泄释放,长期堆积下来的孤独无助感与不安全感强烈。希望得到帮助但自身无法控制和改变,存在许多非理性观念,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生活没有意义,明天没有希望等。

社会层面

家庭因素:长期缺乏家庭支持。雯雯自小受父母争吵影响,对家庭关系产生不良认知。父母离婚后,单独随母亲生活,缺少父亲的关怀爱护,母亲忙于供养家庭需要到处出差工作而忽视了对雯雯的日常关爱与身心照顾,但对她的学业要求却十分严格,母女间沟通交流不足,家庭关系淡漠。

学校因素:同辈群体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非常薄弱。雯雯在学校没有什么朋友,有些同学不能理解雯雯的内向敏感,甚至觉得她矫情,老师对她也不够熟悉,很难有人走进她的世界。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社会化的原始起点,特别是在新时代社会转型期,家庭对成员的支持比以前变得更重要。综上所述,雯雯的核心问题在于父母离异后长期缺乏父亲与母亲的家庭关爱,缺乏家庭支持与社会化教育,人在情境中,她独自在冰冷无人的家里生活,进而产生了一种孤独悲观的自我意识,她封闭自我,变得消极悲观、内向敏感。这样的情绪想法进而影响了雯雯的社会人际交往欲望与能力,消极悲观的不良情绪长期积累却得不到有效释放,无助绝望的雯雯生病了。

三、服务目标与策略

短期目标

获得雯雯的信任,与其建立专业关系,为其找到负面情绪宣泄口,释放心里压力。改变雯雯的厌世想法,消除自闭状态,同时让她尽量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吃药,好好吃饭,锻炼身体。

中期目标

使雯雯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培养正确的理性信念,扩展情感支持网络,改善和母亲的家庭关系,感受家庭的温暖友爱,同时改善其与同学老师的关系。继续学业,适应学习生活,协助雯雯制定学习计划,增强学习兴趣。

长期目标

帮助雯雯缓解抑郁,从周围环境中汲取有用的能力,加强韧性,提升抗逆力,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缓解社交恐惧,改变不良社交心理,填补内心的空洞孤独感,树立自信与强大内心。

服务目标

服务策略

引导案主情绪宣泄,矫正非理性认知与消极观点

基于理性情绪治疗,与雯雯建立专业关系,开展深度访谈,协助雯雯识别错误认知,树立正确的理性信念,转变消极观点。

改善家庭支持关系,发展同辈支持关系,建立社会

文档评论(0)

黄莺文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