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TikTok研究:一个国际传播的前沿领域/姬德强011
TikTok研究:一个国际传播的前沿领域
姬德强
摘 要:随着TikTok在全球市场的崛起,TikTok研究也正在兴起为国际传播的前沿领域。TikTok
对传统国际传播秩序的挑战性和对新兴国际传播生态的平台性驱动着国际传播的理论创新。目前的英文文
献更多聚焦于这一平台的内容生态、用户文化和地缘政治,并与新冠肺炎疫情产生更多关联;而中文文献
更多关注这一平台全球化运营的特点和问题,及其赋能中国国际传播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作为一个前
沿领域的TikTok研究需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国际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关注国家权力和国际秩序的平台化
转向,并深度融合平台理论从跨学科的角度对平台机制的分析和解构,破除一系列认知和研究的二元论。
关键词:TikTok;国际传播;平台研究;跨学科
对国际传媒学术界而言,长期以来,源自与中国的复杂关系。显而易见,TikTok与中国
[1]有关,但又是属于全球用户的;TikTok虽然源
中国的媒体往往是例外的或他者式的存在。
不管是与政治制度的高度互构关系,还是在一自中国,但却不是跨国数字平台的东方跟随者,
个封闭市场内的垄断式发展,中国的传统媒体而是创新者乃至超越者。立足于这一交叉点上,
和新兴媒体大多被解释为一般性传媒理论之外我们发现了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正在围绕TikTok
的特殊案例,一方面用以自我佐证西方主导的而展开,并且吸纳了国际学术界的多元力量。
传媒理论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对这一媒体因此,面对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政策要
制度的全球化进程抱持意识形态上的敌视态求,以及深入和创新理解国际传播前沿变革的
度。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被称为传媒的规范理论学术要求,本文将基于对TikTok崛起这一国际
(NormativeTheories)的研究传统中,也因此和传播大事件的分析,集中梳理TikTok研究这一
缺乏有关中国传媒制度、历史和实践的经验研前沿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终回归到立足
究的学术现状保持了高度一致。然而,TikTok中国对国际传播学术和话语体系创新的讨论。
(抖音海外版)的兴起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撼动
了这一学术格局,在将自身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一、国际传播的大事件
的国际传播平台的同时,也给国际传媒研究带在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政策背景下,
来了挑战,而这一挑战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其在国际媒体陷入意识形态旋涡的斗争环境里,
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可沟通性视野下的北京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DTR041)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012/主题策划 · 国际传播/2022年第2期
各类数字平台逐渐成为后疫情时代讲好中国故关数字平台的地缘政治的争议。商业化数字平
事的重要选择。这主要源于数字平台的三个基台被地缘政治捕获也成为疫情背景下国际传播
本特征:其一是市场导向,即以用户或流量的的结构性议题。除了这一大国博弈下的平台政
货币化为核心目标;其二是可编程性,即基于治,TikTok这一技术平台和商业体系的复杂性
数据和计算的实时个人化定制服务;其三是参正在被广泛讨论。比如,TikTok的算法技术如
与文化,即在虚拟空间中突破传统文化边界,何加速了数字平台的全球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非洲中文传播的实践进路_王辉.pdf
- 2 中文纳入埃及国民教育体系的动因、模式与优化路径_李宝贵.pdf
- 3 中文纳入“一带一路”沿线国...教育体系的特征、挑战与对策_李宝贵.pdf
- 4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汉语教学现状及发展思路_邓时忠.pdf
- 26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中文...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教学为例_王鑫.pdf
- 27阿拉伯国家汉语教学现状及教师的培养_肖任飞.pdf
- 28 非洲国家中文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发展研究_周德欢.pdf
- 29 埃及汉语教育政策的演进和汉语教育的发展_刘娜.pdf
- 30 埃及华文教育发展与实践_郑懋森.pdf
- 31 孔子学院对埃及中文教学与传播的促进路径研究_王恩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