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上所述,本文从法教义学出发,通过分析文献,立足于法条本身,系统研究刑法的具体适用问题创新思路,辩证把握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的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异同,既不将二者割裂开来单独评价,也不草草混为一谈同时从法秩序统一的角度,系统衡量一个行为在刑事法律和民事法律中的判断标准问题,进而划定刑法的犯罪圈边界从刑法与民事法律在实体法层面的逻辑关系出发,厘清侵犯网络著作权犯罪中刑法的相关构成要件要素的概念外延通过结合现有问题的原因分析,运用相关原理作为指导,针对前述疏漏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中文摘要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行业随之普及,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
了犯罪的温床。侵犯网络著作权犯罪相较于传统实体层面的侵犯著作权犯罪而言,
其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造成损失更大,行为更为隐蔽,取证溯源更难。
为了应对层出不穷形式多样的侵犯网络著作权现象,《刑法修正案(十一)》对
侵犯著作权犯罪做了大幅修改,在定罪层面扩大刑法保护范围,新增“与著作权
有关的权利”、“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情形以及故意避开或者破坏相关
保护措施的规定。在量刑层面加重侵犯著作权的刑罚,取消了拘役刑的同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