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0
河道管护规范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广西河道管护的分类及管护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河道管护的目标和机制,规定了河道管护的主要内容、经费标准、保障措施等。
本文件适用于XX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河流的管护,包括巡查管护、保洁管护、专项管护和专业管护。其他水库和纳入各地台账管理的小微水体可参照执行。
重点管护范围由有管理权限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针对以下情况,可按实际需求参照执行:
(1)已实施管养分离,有专业单位养护的水利工程、水环境工程、水库河段、水电站河段;
(2)已有明确管养标准及规程的相关区域和设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T38549农村(村庄)河道管理与维护规范
GBT37066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导则
GB/T50445村庄整治技术标准
SL/T17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SL595堤防工程养护修理规程
SL195水文巡测规范
CJJ/T174城市水域保洁作业及质量标准
术语和定义
河道管护Rivermanagementandmaintenance
对划定或指定的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水域、陆域、堤防、绿化及附属设施等按要求进行巡查、保洁、清理整治、维修养护等管理保护工作。
巡查管护riverpatrol
按规定路线对河道管理范围内水域、陆域、堤防、绿化及附属设施等定期巡查,记录、劝阻、上报违规行为、活动。
保洁管护rivercleaning
为维护河道管理范围内水域、陆域的环境卫生状况所进行的清除垃圾、漂浮物等工作。
城区河段urbansectionoftheriver
指城市XX(市、区)人口、机构、经济、文化中心等比较集中的规划区范围内的河流河段。
乡镇河段townshipsectionoftheriver
指乡镇人口、机构、经济、文化中心等比较集中的规划区范围内的河流河段。
村屯河段villagesectionoftheriver
指村屯人口聚居点范围内的河流河段。
其他河段otherriversection
除上述范围以外的河流河段。
河道管理范围线boundarylineoftherivermanagementarea
按照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要求划定的河道管理范围边界线。
管护分类
河道管护分类按照城区、乡镇、村屯及其他河段等河段类别分别划定为一、二、三、四类,见表1。
河道管护分类表
管护分类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河道区段
城区河段
乡镇河段
村屯河段
其他河段
西江干流、XX干流、郁江干流、桂江干流,按照所属行政范围对应管护分类,非一类管护河段可上浮一个或两个管护类别。
除西江、XX、郁江、桂江干流外,担任河长最高层级为市级的河道,按照所属行政范围对应管护分类,非一类管护河段可上浮一个管护类别。
有关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及其他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或污染多发区等重点区域河段,按照所属行政范围对应管护分类,非一类管护河段可上浮一个或两个管护类别。
管护目标
河道管护以保障河道正常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维护河道健康为导向,以“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为总目标,实现河道通畅、岸线稳固、水面洁净、河岸整洁、标识清晰的目标要求。
河道通畅,无阻碍行洪的障碍物和废弃物,无围垦、违建和违规种植等。
河床无明显阻碍行洪的淤积,河岸无影响岸线稳定的冲刷、坍塌等。
堤岸、护坡、建筑物等设施、设备功能完好,运行正常。
河道两岸生态植被完好、景观自然、环境优美。
水面清洁,无漂浮废弃物,无影响生态环境的水生植被,无污水入河。
河道两岸卫生,无垃圾散落、堆放,陆域干净整洁。
河道亲水设施完好,干净整洁,安全牢靠。
河道附属设施功能完好、安全可靠、干净整洁,运行符合相关规定。
河道标志牌、公告牌、警示牌、救生设施、界桩(牌)等齐全、完好,表面整洁,字体、符号完整、清晰。
管护机制
根据各行政区域内河道管护责任主体及相应职责,建立河道管护领导责任机制,明确河道管护工作的组织实施、动态监督、检查指导等部门管理责任和有关措施。
统筹河长会议成员单位,建立河道管护协作机制,促进河道管护的跨部门协调合作。
探索政府购买服务、设立公益岗位、保险制度等多管护形式,建立河道巡查保洁机制,实现河道巡查和保洁基本管护内容。
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建立河道管护宣传引导机制,提高全社会对河道保护工作的责任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