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声声慢》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VIP

3 《声声慢》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声声慢》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3声声慢——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憔悴损:枯萎凋零。

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

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

2.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夸张B.拟人C.叠字D.比喻

3.李清照的下列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下列对《声声慢》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人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便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词人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却是“急”的。借酒御风御寒,却酒少、风急、愁多,怎不悲戚?

C.雁“却是旧时相识”,有两种含意:一是看到雁想起“鸿雁传书”,想起曾与词人书信往来的丈夫;二是“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托出了愁苦之深。

5.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根据词的意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浣溪沙

澹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_______。黄昏疏雨湿秋千。

A.病起萧萧两鬓华B.小院闲窗春已深

C.江梅已过柳生绵D.归鸿声断残云碧

6.在《声声慢》中,李清照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残秋景物抒发愁情()

A.急风B.过雁C.黄花D.梧桐细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叠词是:“_____,____,_____。

(2)《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3)《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描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4)《声声慢》中“____,___”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宋词的耀眼绚丽,并不逊于唐诗的灿烂辉煌。遗憾的是,无论是唐还是宋,闪耀于文坛的女性作者①_________________。我们知道的女词人,仅仅有李清照、朱淑真等。许多天资聪颖、文辞造诣不输须眉的女词人的名字连同其杰作都被遗忘和湮没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世风里而幸存传世者凤毛麟角。

词到南宋,日臻成熟,洗尽了铅华,拓宽了视野,更加自由而多面地观照社会人生。到了宋末,面对元的进犯,诗词自然要担当起“记录时代”的使命,这时的宋词迅速“变身”,记录兵连祸结、百姓②之状,抒发国恨家仇、生死别离之痛,弘扬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就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朝野上下③_____________,在拯救危亡的呐喊声中,宋代文坛的“半边天没有缺席。她们哪怕昙花一现,也感天地,泣鬼神。

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9.请将文中画框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0.文中“变身”“半边天两处引号的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添字采桑子芭蕉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①。点滴霖霪,愁损北人②,不惯起来听。

[注]①霖霪:雨点绵绵不断,滴滴答答不停。②北人: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被迫流落到江南,故自称“北人”。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问句开头,埋怨芭蕉给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八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