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老子》四章教考衔接.docx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老子》四章教考衔接.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老子》四章教考衔接

老子有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言道出了世间万物“有”与“无”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深刻哲理。世人往往汲汲于眼前之“有用”,却忽视了那些虽不显山露水,却至关重要的“无用”之处。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追求现实利益的最大化似乎成了人们难以挣脱的铁链和枷锁枷锁。选择专业时,这样的声音充斥,“不要选这个专业,不好就业,学了没用!”当孩子捧起一本课外书籍,“别看那没用的书了,现在不是你看书的时候,要好好学习才有用。”蒋勋先生曾说:“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在物化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我们的言行举止,似乎都被简单粗暴地贴上了“有用”或“无用”的标签,如同一件件待价而沽的商品。然而,我们是否应当静下心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有用”与“无用”的界限?

诚然,能够带来直观可见、即时生效的效果,无疑是世人眼中的“有用”。但那些能够让我们心灵沉静、不随波逐流的事物,才是滋养心灵、启迪智慧的甘露;那些不被即时功利所衡量的追求,才是构筑人生丰盈与深度的基石。难道能说它们是“无用”的吗?在《国家宝藏》栏目中,云南花卉所科技人员李涵生动地解说了《百花图卷》中十余种花卉的特点。当主持人问道:“您看这些花,不当吃不当喝,您觉得,培育这么多花,需要这么多精力,还要那么多的时间,有什么用?”李涵回答道:“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我认为最大的作用就是没有用,我觉得人活着就需要一些无用的精神。”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世上有味之事,譬如诗、酒、情、哲学……往往看似无用。但无数过客却选择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钟无用之情,于是终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苏子有言:“休对故人思故园,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张可久感叹:“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这些文人墨客不也正因这些无用之事,满足了人生的至上追求,让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吗?这,不正是“无用之用”的最好诠释吗?

梁文道先生曾说:“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无用”之于人生的意义。当我们深陷繁琐事务难以自拔时,不妨尝试做些无用之事,效仿陶潜东篱采菊、追随王维辋川闲居,或捧起一本书静静品读,或拿起一支笔写下心中的悲欢离合。这些无用之事,或许正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因此,有用并非生活的全部,无用也是生命的诗篇。愿你能在众人竞相追逐浮华之时,泡一壶龙井,听一场春雨,在追求有用的同时,也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