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疾病名:钱币状湿疹
英文名:nummulareczema缩写:
别名:钱币状湿疹性皮炎;盘状湿疹;discoideczema;nummulareczematousdermatitis;
疾病代码:
ICD:L30.0
概述:钱币状湿疹(nummulareczema)又称钱币状湿疹性皮炎(nummulareczematousdermatitis)或盘状湿疹(discoideczema)。本病与中医的湿癣相似,如《诸病源候论》湿癣候记载:“湿癣者,亦有匡郭,如虫行,浸淫,亦湿痒,搔之多汁成疮,是其风,毒气浅,湿多风少,故为湿癣也”。病因与湿疹同。
流行病学:本病好发于夏季,有过敏体质的人多发,婴幼儿的发病率高于成年人。
病因:尚不明,但许多因素起着单一或复合的作用。
发病机制:在患者活动性损害表面发现有葡萄球菌或其他微生物繁殖,因而有人提出是否对细菌的过敏或感染本身所致,甚至有人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微球菌作为抗原进行皮内注射试验呈阳性反应,但仍未得到充分的实验研究证明。另外如接触某些金属物质、羊毛、肥皂等使病情加重,有人提出冬季发病率升高与皮肤干燥有关,而夏季加重的患者则与热湿有关,情绪亦可影响加重病情。
临床表现:皮损呈散在的约五分硬币大小的圆形红色斑片,其上可发生丘疹、水疱、轻度糜烂、渗出、结痂等急性或亚急性表现。损害少见有大于直径10cm者,边界较清楚,可单发或多发(图1),常为慢性,呈轻度苔藓样鳞屑性损害,有时中央消退,似表皮癣样。常对称发生,多见于手背及四肢伸侧、背部。自觉剧烈瘙痒,常见于男性,发病高峰在55~65岁,女性在15~25岁也是发病高峰,儿童少见。大多呈慢性经过,个别损害可持续很长时间,在经过中反复发作,多在冬季加重或复发,有在以往原受累部位复发的特点。
2
并发症: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诊断:根据好发于四肢伸侧及手背,呈钱币状斑片或斑块,有渗出和复发倾向,自觉瘙痒,一般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在临床上应和体癣、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鉴别。治疗:尽量寻找可能的原因,予以纠正。应避免水洗和使用肥皂、洗涤剂等物质。若皮损广泛,急性者可全身应用抗组胺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待控制后渐停用,局部可根据不同表现对症应用(可参阅湿疹治疗)。
预后:大多呈慢性经过,个别损害可持续很长时间,在经过中反复发作,多在冬季加重或复发,有在以往原受累部位复发的特点。
预防:本病好发于夏季,有过敏体质的多发,婴幼儿的发病率高于成年人。1.去除病因
(1)尽管湿疹的病因不易明确,但我们仍然应该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系统检查,尽量找出可能的病因,并加以去除。
(2)由过敏体质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尽量避免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详见病因中的致敏物)以外,还应加强身体锻炼,以便改善过敏体质状态。
3
2.避免刺激因素湿疹一旦发生,作为患者,要尽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开水烫洗、肥皂擦洗、饮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湿疹的病情。
3.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湿疹临床瘙痒剧烈、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好发四肢屈侧及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容易诊断。对密集分布的红色丘疹、丘疱疹伴剧烈瘙痒,应早期治疗。由于早期湿疹大多属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因此外用
药治疗应循序相应的原则。循证医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