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病例讨论.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据解剖,肝脏输出的淋巴液经上、下两条通路回流,其一是向下经第一肝门回流,其二是向上经第二肝门和膈肌回流。当向上的淋巴输出通路减少,向下的淋巴回流骤然增多,即经胸导管回流的淋巴液增多,管内压力增大,甚至可能使细小的淋巴管破裂,从而导致胸水的发生。右肝切除术时因需要充分地游离肝脏,分离、切断肝周的众多韧带如右肝冠状韧带、三角韧带、镰状韧带及肝脏与膈、后腹膜的粘连等,走行于这些韧带中的淋巴管道也随之被切断,同时破坏了膈肌和后腹膜的完整性,向上的淋巴回流通路受阻导致胸水的发生。第32页,共47页,星期六,2024年,5月处理1、考虑为1型呼吸衰竭,查D-二聚体,痰涂片及培养,将抗生素改为美罗培南,予沐舒坦化痰。2、改为面罩给氧。3、B超定位下胸腔穿刺置管抽液。第33页,共47页,星期六,2024年,5月血浆D-二聚体定量测定 3643 μg/L不能除外患者存在肺栓塞,考虑患者低氧血症可能为肺栓塞、肺水肿引起所致。治疗重点:控制出入量平衡,调整凝血机制,补充白蛋白减轻组织间隙水肿,加强利尿,规律行抽胸水治疗,加强抗感染及护肝治疗。第34页,共47页,星期六,2024年,5月复查2011-6-9胸片1、两肺炎症,较前片吸收好转。2、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3、主动脉硬化。4、PICC管位于上腔静脉内。第35页,共47页,星期六,2024年,5月复查2011-06-08胸水生化项目 结果 单位 提示总蛋白(TP) 22.9 g/L 乳酸脱氢酶(LDH) 244 U/L H葡萄糖(GLU) 7.6 mmol/L H腺苷脱氨酶(ADA) 9.8 U/L C反应蛋白(CRP) 12.2 2011-06-09细菌、胸水、穿刺液:未查到细菌、真菌第36页,共47页,星期六,2024年,5月复查2011-06-08胸水常规项目 结果 单位 提示颜色(COL) 红色 单个核细胞(LY%) 30 % 多个核细胞(GRA%) 70 % 蛋白定性(Rivalta) 阳性(+) H胸水白细胞计数(X_WBC) 270 /μL 浊度(cloudy) 浑浊 第37页,共47页,星期六,2024年,5月患者血氧饱和度再次降至91%,并出现发热,肺部炎症控制效果不明显。痰液检查:查到G+球菌,G-球菌,G-杆菌,未查到真菌。针对G+加用替考拉宁,并将美罗培南改为特治星。第38页,共47页,星期六,2024年,5月依据患者病情,是否考虑为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micinflemmateryresponsesyndromemeSIRS)是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刺激宿主免疫系统,释放体液和细胞介质,发生炎症过度反应的结果。SIRS继续发展对血管张力和渗透性产生影响,导致循环障碍,发生休克和器官衰竭:即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FS).第39页,共47页,星期六,2024年,5月SIRS的诊断:符合以下2项或2项以上者可诊断:1.体温38℃或36℃2.心率90次/分3.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4.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其杆状核粒细胞10%。第40页,共47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41页,共47页,星期六,2024年,5月尿量少第42页,共47页,星期六,2024年,5月液体正平衡机体在大手术、重症外伤、烧伤、大出血、重症感染及中毒等强烈有害刺激下,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可使局部病变或损伤发展成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实质是各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的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即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研究发现,CLS时血浆渗漏的通路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其根本原因是全身炎症反应产生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扩大、通透性增加.此时,除了局部的水肿和渗出以外,血管内液体和血浆蛋白渗漏至组织间隙,表现为低血容量、低白蛋白血症、全身水肿及体重增加。第43页,共47页,星期六,2024年,5月液体正平衡1961年,Shires等提出手术时细胞外液量减少是体内液体重新分布所致,并称之为“第三间隙效应”或“细胞外液扣押”,必须用晶体液补充。随后,Carrico等发现手术、创伤等所致细胞外液丢失远远超过失血量,“失多少输多少”并不能纠正.此时,由于SIRS及CLS(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输入的液体部分隔离在血管外,成为“无功能的细胞外液”,表现为入量大于各种途径排出液体量(包括非显性失水、各种引流及尿量)的总和,即液体正平衡。因此,“第三间隙效应”是导致液体正平衡的主要原因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