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出国问题的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当代大学生出国问题的思考

纵论天下事

前些年,许多有关“海归”的神话曾使国内一度掀起一股“留学热”,许多望子成龙

心切的家长绞尽脑汁把孩子往国外送,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也把“学好英语,将来出国深造”

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苦苦地编织自己的“留洋梦”。但是在这股“留学热”慢慢平息的今

天,我们可以从其可行性、回报率等方面理性地对其进行分析和透视。

也许对于一些国内的高中生而言,赴美念大学就是正视中考压力的有效途径。一些家

长估算自己的孩子将可以榜上无名,而一些同学又不愿使自己的青春年华在这场艰辛的闯

荡中白白浪费,于是家里有条件的利用条件,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外。

如今的在读大学生在出国留学问题上已就是慎之又慎,绝大部分大二的大学生不愿中断学

业,退出即将到手的大学文凭回去国外念书。

但不少中国著名高校的毕业生却正在盘算着怎样才能出国继续深造。有关机构对北京

5所名校进行的调查表明,有出国意向的学生超过70%。据介绍,1999年北京大学共有

790多名学生一毕业就直接出国留学;2000年,这一数字超过了800;2001年达到950多,

接近毕业生总数的30%。北京大学负责学生就业的人士估计,今年,学生出国人数仍将保

持持续增长势头。

在部分“热门”专业,轻易出国留学的学生比例还要更高。赴美已沦为众多学子毕业

时的常规挑选。目前,北京高校流传着这样的观点:“大学时代必须存有‘倾注’”。

“递”就是指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塞”就是指托福。由于提出申请国外大

学奖学金往往须要gre和托福成绩,托福“递”、托福“塞”因此沦为许多在校学生的

“倾注”。

据统计,1978年至1997年,我国有30万人出国留学,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员超过一

半。但20年间,学成回国的人员不到1/3,其中自费留学生回国率只有4%左右。绝大多

数的北大、清华学生都是靠奖学金出去的,属于自费留学生的群体。在国内人才需求紧缺

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不惜放弃在国内发展的机遇,以“出国”为毕业后的第一选

择。青年学子们如此倾心于远渡重洋,究竟为了什么?据分析,促使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

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追逐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就业压力大和留学费用降低。

一、追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就是主因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日前在长沙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道:

“出国留学的持续火爆,原因有多方面,其中追逐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主因。”他说:

“学生和家长不再满足于国内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而是把眼光放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使

得申请顶尖名校的学生越来越多。由于受人口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多方面

因素的影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还颇为有限,而美国、欧盟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教育水

平也比较高,而这些国家人数又比较少,造成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过剩。这样自然就造成人

口多、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地方的学生向人口少、优质教育资源过剩的地方流动”。

对国外科学教育方式的向往,就是出国留学热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在我国,尽管这些

年不断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但是应试教育仍占到主流,为此,一些向往国外教育教学

方式的人,企图通过另辟蹊径,找寻更好成才方式和方法,为子女或自己谋求更好的成功

之路。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是出国留学热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

的因素。近年来,老百姓的“口袋”鼓了起来,自然就想到要接受更好的教育。比如,有

专家认为,现阶段我国留学市场迅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政府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对国内

需求的拉动,使诸多行业受益,从而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家庭。

各国对游学市场的惨烈争夺战,也就是导致我国游学热高涨的一个关键原因。美国、

欧盟等一些经济和教育发达国家,由于教育资源短缺,为了满足用户其教育市场的市场需

求,纷纷采取措施、调整政策,要么进一步收紧护照,要么调整录取比例,要么减少入学

门槛,争夺战留学生源。比如说,澳大利亚政府设立了“国际教育基金会”,在海外创建

了38个分支机构,广为搜集信息,积极开展宣传服务;英国政府制订了“皮母一揽子计

划”,对留学生源较多的“重点国家”推行留学生奖学金制度,以不断扩大有效率生源;

法国也设立了由外交部和国民教育、研究、技术部门会同的专门公益机构――法兰西教育

署,并面世一系列配套措施,以大力促进其留学生教育;日本、俄罗斯等国也不甘落后,

纷纷公布政府而令,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国际教育合作与教育市场的拓

文档评论(0)

136****64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