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换热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型换热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过控08-1楚蓝天

摘要:本文介绍了微型换热器的特点、材料及形式,分析了换热器国内外的研

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换热器的进一步研

究作出展望。

关键字:微型换热器;现状;不足;展望

换热器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在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如食品、制

药、石油化工、空调、动力、冶金、轻工等)得到广泛的应用。进入80年代以来,

由于制造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传热理论研究的不断完善,有关换热

器的节能设计和应用越来越引起关注,特别是近年来,能源与材料费用的不断增

长极大地推动了对高效节能换热器的研究,地下工程空间有限,高效率的换热器

能节约地下工程的使用空间和能源。目前,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十二五”期

间重要战略的举措,高效节能换热器的研究也成为当今地下换热领域研究的热

点。

一、微型换热器简介

微型换热器及微型散热器是体积小、单位体积换热面积大的一种超紧凑式换

热器,在微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化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高温超导体的冷

却、薄膜沉积中的热控制、强激光镜的冷却,以及其他一些对换热设备的尺寸和

重量有特殊要求的场合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与普通换热器相比,微型换热器的

主要特点在于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很大,相应地,其单位体积传热系数高

达几十到几百MW/(m3K),比普通换热器要高1—2个数量级。

微槽式微型换热器是目前微型换热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其流动槽道一般是在

很薄的硅片、金属或其他材料的薄片上加工而成,这些薄片可以单独使用,形成

平板式换热器,又称“微槽散热器”;也可多片焊在一起,形成顺流、逆流或交

叉流换热器。Tucker—Inan和Pease在1981年率先提出了“微槽散热器”的

概念,并对其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差不超过70℃时,这

种微槽散热器的单位面积散热量最高可达1300W/2。此后,很多人对微槽散

cm

热器的传热性能及传热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用于两种流体间进行热交换的微槽

式微型换热器则首先由Swift、Migliori和Wheatley于1985年研制出来。

微槽散热器多采用深槽结构(深度与宽度比大于1)。微槽式微型换热器则

多采用扁槽结构(深度与宽度比小于1)。这一方面与实际加工的限制及结构强

度要求有关;另一方面,微槽式微型换热器所采用的扁槽结构顺应了人们对换热

表面高紧凑性的要求。

多孔结构能大大强化换热。我们曾对板式多孔式微型换热器和微槽式微型换

热器进行过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流、孔隙率和外形尺寸的条件下多

孔式微型换热器的换热系数更大,但同时多孔式微型换热器的压力损失也更大。

从传热角度看,多孔式微型换热器要优于微槽式微型换热器,特别是当流量较小

或受限制时,多孔式微型换热器仍具有很高的传热性能;而微槽式微型换热器中,

扁槽结构要强于深槽结构。若从传热和阻力损失两个角度综合来看,深槽结构微

槽式微型换热器要优于扁槽结构及多孔式微型换热器。总之,它们各具优缺点,

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式和结构。

二、换热器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各型换热器的强化换热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换热器内流体流态变

化以及对各部件的参数优化研究两方面,而对换热器部件参数的主要研究对象就

是换热管(板)排列方式(顺排或叉排)、换热管(板)排数、换管(板)间距大小、

肋片布置问距、肋片形状等。国内对于换热器肋片换热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经验

比较少,多借鉴于国外,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验研究都还需进一步深入,技术

创新还不够,但是对各因素对换热器性能影响的研究也比较全面。总的来说,仍

然存在以下问题:(1)换热器换热的理论研究不够完善,可供对肋片实际应用优

化设计的理论依据太少,对于换热公式推导出的解析解较少,目前大多是通过试

验、数据分析拟和而成的经验公式;(2)换热的理论体系缺乏系统性,不够完善;

(3)因为试验环境、材料、仪器的精度以及试验方法不同,在同一个研究方向的

某些问题的研究结论存在的分歧较多,很难形成统一的

文档评论(0)

130****71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