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底栖硅藻培养技术规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DB21/XXXXX—XXXX

海水底栖硅藻培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水底栖硅藻培养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设备、藻种来源、培养方法、日常管理、敌害生物防治。

本文件适用于鲍、海参、海胆等海洋经济动物育苗及养殖所需的底栖硅藻培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13水产养殖术语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DB21/T2777海洋浮游微藻分离和筛选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222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底栖硅藻

是生长在海洋潮间带海滩、礁石、大型海藻表面、池塘底部、水池水槽等底壁的一类单细胞微藻,通常具有固着或附着能力,肉眼观底栖硅藻群体为一层黄褐色油泥状物。常见的种类有阔舟形藻、舟形藻、月形藻、菱形藻、卵形藻等。

3.2

单种底栖硅藻

不排除细菌存在条件下的单一纯种底栖硅藻。

4设施设备

4.1培养池

培养车间顶棚一般为透光率50%~80%的玻璃钢瓦,内设培养池,池深不超过100cm,以60cm左右为宜,培养池上方设可调式遮光帘。小型培养可使用玻璃缸或无毒塑料槽作为培养容器。

4.2附片

透明波纹板、聚乙烯网片或薄膜均可作为增加底栖硅藻附着面积的附片。以波纹板为最佳,板规格一般为38cm×42cm,将附片每20片插入“目”字形配套插筐或插架使用。

2

DB21/XXXXX—XXXX

4.3充气

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充气培养。配有充气泵、充气管和气石。培养池中的气石数量以0.5个/m2为宜,可连续充气。

5藻种来源

5.1野外采集天然混合藻种

野外采集天然藻种一般采自本地的海区,由多种底栖硅藻组成。常见的采集方法有以下几种:采集当地海区生长的鼠尾藻等大型藻类、养殖海区或池塘浮筏上悬挂的附着基,加入适量洁净海水反复搓洗后用大网目筛网过滤掉杂质,再用260目筛绢过滤收集藻液;用海绵或纱布抹取海水育苗室池槽内壁、流水管道表面等黄褐色油泥状物,再用260目筛绢过滤收集藻液;刮抹采集退潮时潮间带海滩表层或礁石表面黄褐色油泥状物,用洁净海水淘洗掉泥沙,再用260目筛绢过滤收集藻液。

将收集的藻液于显微镜下观察,内含丰富的舟形藻、卵形藻等优质底栖硅藻,即可作为天然混合底栖硅藻藻种。

5.2分离纯化单种底栖硅藻藻种

对野外采集的天然混合藻种进行分离纯化可得到单种底栖硅藻藻种,分离纯化方法采用DB21/T2777方法。

5.3引进单种底栖硅藻藻种

可以从某些海洋微藻专业保种单位引进已经分离纯化好的优质单种底栖硅藻藻种。

6培养方法

6.1按照藻种适宜的生态条件进行培养

底栖硅藻适宜的生态条件见附录A。

6.1.1温度

根据海洋经济动物育苗养殖的季节不同,底栖硅藻的培养温度可在适温范围内灵活选择。

6.1.2光照强度

一般为自然光照,光强时采用遮光帘控制光照强度,连续阴天时可以采用日光灯等补光。

6.1.3盐度及pH值

正常海水的盐度及pH值一般能满足底栖硅藻的生长繁殖需要,无需格外调整。

6.2培养用水的处理

水质条件应符合GB11607要求,底栖硅藻培养用海水需经过砂滤沉淀后再用300目筛绢过滤后使用,单种底栖硅藻培养用水还需提前用次氯酸钠液消毒处理,处理浓度按次氯酸钠液(一般有效氯含量8%左右)500~1000ml/t海水,6~24小时后以相应的硫代硫酸钠中和好才可以使用。

6.3营养盐添加

3

DB21/XXXXX—XXXX

培养用海水需添加一定量的营养盐成为培养液,配方见附录B。

6.4接种

6.4.1接种时间

应根据海洋经济动物育苗生产计划来决定底栖硅藻的接种与培养时间,一般在计划采苗前的1.5~2个月开始接种。

6.4.2接种方法

将处理干净的波纹板附片筐均匀摆放在培养池内,保持附片水平放置,注入培养用海水,水位高出附片筐10~20cm左右,添加营养盐施肥,将刚过滤好的藻种均匀泼洒于池中接种,数小时后,待底栖硅藻完全附着可翻转附片筐再接种附片的另一面。注意单种底栖硅藻接种操作时所用工具、容器等均需消毒后使用。

6.5培养、收获及扩大培养

接种后次日,将附片筐竖立,培养3~5天后换水1/2,并补充营养盐,再培养3~5天,见附片已经呈较深的黄褐色,生长状况正常,密度达到峰值,应及时将藻种从附片上抹下来收获。将收获的藻液过滤两遍后作为藻种再循环接种(接种比例按附片面积1:10~1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