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骨斑点症影像学诊断及文献复习.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斑点症影像学诊断及文献复习(附3例报告)

摘要:骨斑点症属于散发罕见病例,是局限性骨质硬化性疾病,患者常无相关临床症状,常在普通X线或CT扫描检查时偶尔发现。由于本症影像学表现为骨松质内多发斑点状致密骨质,故称为骨斑点症。本文报道3例,结合文献复习,对其X线、CT表现进行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骨斑点症;影像学;诊断。

Imagingdiagnosisoftheosteopoikilosis:areportof3casesandreviewoftheliterature

RadiologyDepartment,PeoplesHospitalofLiandMiaoAutonomousCounty,

Abstract:Osteopoikilosisisararecase,isalocalizedosteoscleroticdisease,patientsoftenhavenorelatedclinicalsymptoms,occasionallyfoundintheX-rayorCTscanexamination.Astheimagingfindingsofthisdiseasearemultiplemottleddensebonewithinthecancellousbone,itiscalledOsteopoikilosis.ThreecaseswerereportedInthispaper,Combinedwithliteraturereview,X-rayandCTfindingsweresummarizedtoimprovetheunderstandingofthisdisease.

Keywords:Osteopoikilosis;Imaging;diagnosis.

骨斑点症(Osteopoikilosis)又称全身脆弱性骨硬化症、周身性致密性骨炎、播散性致密性骨病等,数十年来,国内外文献散在报告,仅百余例,属于罕见病例,其发病率在人群中约1/1000万[1]。近两年,笔者工作中遇见3例,结合文献复习,对其X线、CT表现进行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

病例1:男,36岁,自诉出现腰部疼痛数天,无明显诱因,无咳嗽、咳痰,未治疗,遂来就诊。化验室血钙磷正常。行腰椎间盘CT扫描发现腰椎、骨盆、双侧股骨近段诸骨松质骨内可见多发斑点状影,边缘清晰(图1-3)。

病例2:女,75岁,腹痛伴下肢水肿1个月,无恶心呕吐,进食差,下肢浮肿,现来诊。患者平素体健,否认重大疾病史。行颅脑、胸部、全腹部CT扫描发现颅骨及双侧肋骨、胸腰椎、骨盆、双侧股骨近段诸骨松质骨内可见多发斑点状影,边缘清晰(图4-6)。

病例3:女,61岁,双侧下肢浮肿来诊,行全腹部CT扫描发现胸腰椎、骨盆、双侧股骨近段诸骨松质骨内可见多发斑点状影,边缘清晰(图7-9)。

讨论:

骨斑点症属于散发罕见病例,发病率极低,是局限性骨质硬化性疾病,患者常无相关临床症状,常在普通X线或CT扫描检查时偶尔发现。由于本症影像学表现为骨松质内多发斑点状致密骨质,故称为骨斑点症。Stieola在1905年首先发现并描述,Albers-Schonbery在1915年作典型病例报道。Ledoux在1916年将本病正式命名为骨斑点症。

从报告的文献看,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好发于22~58岁,男多于女,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常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血钙、磷正常。以往认为骨斑点症的病因尚不明确[2]。Benli等分析,认为本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3]。苏宇滨认为本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发病无差异性,任何年龄皆可见[4]。刘军曾报道家族六人患有本病,也说明本病有遗传性质[5]。本组3例为散发病例,未追溯其家人有否患病。

有作者认为,骨斑点症与骨岛两者的发生机理相似,只是病灶大小多少不同。本症病理改变为在松质骨骨内呈现斑点状致密影,斑点骨主要分布在软骨内化骨活跃部位,而膜内化骨和混合化骨等常无异常改变,因而骨斑点症可能与软骨内化骨的先天性成骨紊乱有关[6]。

X线或CT表现:本病常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骨骼松质骨内,多数文献报道其典型表现为在长骨干骺端及不规则骨松质骨内,可见对称分布、大小相似、数量不等的斑点、结节状或类圆形致密影,斑点大小不等,常小于2cm,大多数边缘光整,少数边缘也可不规则,其长轴与骨小梁走向一致,邻近多个斑点也可融合,其中心部位可见较小透亮区,椎体、颅骨和下颌骨也可发病。本文所报告3个病例见于长骨、不规则骨的松质骨内多

文档评论(0)

dkgoodluc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