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教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docx

第四单元(教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课时数: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13桥》

教学目标:

1.会写“咆、哮”等8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短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2.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法和学法:

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桥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桥现代大桥的雄伟壮观。

2.教师导入:一座桥能连接两岸,一座桥能跨越天堑,一座桥甚至能带来生存的希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桥》为题的小说。

3.板书课题:《桥》学生齐读课题。

二、介绍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教师提出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朗读课文,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字词

(1)教师出示词语:狞笑搀扶祭奠咆哮惊慌嗓子拥戴沙哑呻吟废话吞没猛然蹿上来跌跌撞撞势不可当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纠正字音。

(2)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咆、哮、嗓、哑、呻”这几个字中口字旁的位置。

(3)重点指导“废”字的书写: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的“发”不要写成“犮”。

四、再读课文,厘清结构

1.教师出示要求:认真朗读课文,思考这篇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哪些情节。

2.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

教师板书:山洪暴发组织撤离祭奠亲人

五、学习“山洪暴发”部分

1.教师出示自主学习要求:读1—6自然段,思考文中的村民遇到了一场怎样的天灾。在天灾面前,人们又有怎样的表现。请画一画相关词句并进行批注。

2.学生自由读“山洪暴发”部分,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简单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安排学生朗读第1—6自然段,感受形势危急。

六、梳理围绕“桥”而产生的四次冲突

1.教师提出问题:村民们一起奔向的是一座什么样的木桥?小说围绕木桥产生了哪几次冲突?

2.学生自由读全文,围绕“桥”梳理四次冲突,教师巡视指导。

七、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积累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教师提出问题:小说《桥》向我们展示了哪三个情节?

学生回答:山洪暴发、组织撤离、祭奠亲人。

二、品读课文

1.感受老支书的形象

(1)教师提出合作探究要求:读第7—23自然段,思考,在慌乱的情况下,老支书是如何组织大家撤离的?画出描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想一想: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批注相关内容,并小组合作探究老支书的形象,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板书:镇定果断

2.感受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教师提出要求: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说一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批注相关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3.读一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7—23自然段内容:读老汉的话时,停顿要干脆,体现老汉处理危机的果断。

三、学习“祭奠亲人”部分

1.(1)教师提出合作探究要求:读第24—27自然段,小说最后才点名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这些写有什么好处?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内交流相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2.读一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24—27自然段内容:读最后两句时,语气沉重,语速稍慢,两句间停顿要略长,声断意不断,体现悲痛和深深的敬意。

四、感受人物形象,理解题目深意

1.感受人物形象

教师提出问题:这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老汉形象?学生回答:临危不乱、心系村民、镇定果断、威信极高、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沉着无畏、深爱儿子……

理解题目深意

教师提出问题:这篇小说以“桥”为题有怎样的深意?

五、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主题概括:《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叙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暴发的山洪,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用一位共产党员的信念和一个父亲的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六、布置作业

小练笔:洪水退去,获救的乡亲们又重建了一座新桥,乡亲们想立一块桥头碑纪念老支书,请帮助乡亲们写一段碑词吧。

自主修改

板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习习教学真题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提供中小学教学服务,擅长课件、单元试题、期中期末试题、中考模拟试题等等资源开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