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北京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期中复习
二.学习目标
通过复习第一、二、三单元达到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诸子散文与魏晋文风。
2.进一步分析中外讽刺小说。
3进一步积累古代汉语的语法与字词
三.知识归纳总结
1.先秦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在我国历史上,从春秋末期开始奠定基础,一直到战国时期形成高潮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思想史上学术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春秋之前“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了;在阶级与社会大变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士”,即知识阶层。其中,特别是“文士”,他们代表不同的阶级、阶层说话,制造理论,著书立说,逐渐形成不同学派。在社会大变动中,诸子各家提出了他们对宇宙万物之形成,以及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看法,且具浓重的学术自由讨论的气氛。他们大都是雄辩家,又都是写文章的能手,学术著作层出不穷。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著作数量之多是空前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就其著作观之,《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乃是诸子的代表作。
从中国散文发展史的角度观之,旧有的(如《尚书》召诰一类)那种古板的、艰涩的文字和表达方式已不适用,诸子著作大都代之以新鲜活泼的文字和接近当时的口语来表达、阐述他们的学术与政治思想。其次,从现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著作看,最初是语录式的问答体,继而由这种问答体逐渐发展为议论文,篇幅也逐渐完整,并开始形成各家的独特文章风格。诸子散文中,《论语》、《墨子》是先秦诸子的前期代表作。《论语》纯为语录体散文,《墨子》则是语录体中间有质朴的议论文,如《兼爱》、《非攻》篇,层层推演,善于用比喻,逻辑性很强。《孟子》和《庄子》可说是先秦诸子的中期代表。《孟子》虽还属语录体,但篇幅增大,已形成对话式的论辩文。而《庄子》已向专题论辩文过渡。《孟子》一书所形成的“雄辩恣肆”和《庄子》一书的“汪洋恣肆”的文章风格十分突出。《荀子》和《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已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荀子》今存32篇,均属完整长篇,长于论辩,论断精确,分析透辟,文采缤纷,畅所欲言。其著作《天论》、《劝学》、《性恶》、《正名》都是代表作。《韩非子》,今存55篇。其文说理透辟,锋芒锐利。其代表作《五蠹》近7000言,是先秦时期理论文学的突出代表。
以寓言说明事理是先秦诸子论说的重要特点。
《庄子》寓言“寓真于论,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像《逍遥游》中的“鲲鹏展翅”、“藐姑射山”的仙人、《秋水》中的河伯与海若的对话、《齐物论》中的“庄生梦蝶”等等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蕴涵和浪漫主义风格,是古往今来无人比拟,无人替代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庄子》寓言不仅是说理的工具,而且是篇章的主体,寓言本身即蕴含作者所要阐释的思想。这又是与其他“诸子”所不同的。比如《孟子》讲“养吾浩然之气”,意在说明仁义的浩然之气,是人之内在存有,只能靠自身内在的存养,绝不可靠外力的帮助。为说明这一观点,作者塑造了“揠苗助长”的宋人,使人读后深感外力的危害。但从表现手法看,“寓言”还只是一种形象说明的手段。但《庄子》寓言,正如庄子的思想一样,“天人合一”,“融为一体”。如《应帝王》中“浑沌死”的寓言,是讲“人为”的害处,但通体是一篇寓言故事,其论点就融会其中。《庄子》寓言大都为事、情、理的高度结合,几乎找不出可分割的痕迹。如《达生》中有“呆若木鸡”的寓言故事,全篇不足百字,是讲为王养斗鸡一事。通篇只讲一事,全靠读者“言外察之”。由此可见,《庄子》寓言,全在阐释庄子思想,是《庄子》文学的灵魂,离开对《庄子》寓言的体味与欣赏,就无法理解《庄子》,更谈不上了解《庄》文之妙。第二,《庄子》寓言不仅进入了一种超然的文学境界,通过虚构、夸张、幻想等艺术手段,创造一系列形象,蕴含其主要思想,而且不少寓言大都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在谐谑幽默之间,寄托一种强大的批判力量。如《秋水》中“鸱得腐鼠”的寓言,用来讽刺惠施的滞溺荣华,《盗跖》中还生动地描绘出孔丘是一个“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的“巧伪人”。
2.各家比喻的特点
(1)“孟子长于譬喻”,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的比喻性推理,从逻辑上来说,有些未免牵强,但却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孟子》中的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如“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以一个简单的比喻,表现民众归仁的必然趋势。再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欲以霸道达到“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目的,是多么荒唐可笑。这种简短浅近的比喻,在《孟子》中大量运用。此外,《孟子》中也有少数就近取譬,生动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然拼读法课件(共14张课件).pptx
- 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电子课件第六章体会民间艺术之趣.pptx
- 最新常见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pptx
- 最新公开课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比多少-一一对应.pptx
- 微生物的代谢(共86张课件).pptx
- 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课件.pptx
- 维生素篇(共48张课件).pptx
-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pptx
- 我用杜甫传(长安十年)剖析精品课件课件.pptx
- 小灵通漫游未来(大作家的语文课)课件模板.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最近下载
- ZZ027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婴幼儿保育赛项理论题第3套(含答案).doc VIP
- 单片机(李朝青)课后习题答案.pdf
- ZZ027-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赛项第5套(含答案).doc VIP
- 厦门房地产行业报告.pptx VIP
- 普外科手术并发症处理ppt.pptx
-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临床路径.doc VIP
- 年处理10万吨乙醇-水筛板精馏塔设计说明书2024.12.18.docx
- 2023年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复习题.pdf VIP
-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技术.pdf
- 2022年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 主题五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