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1.docx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1.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自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概念之后,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困惑就逐渐显现出来,我们已不满足于“核心素养是什么”“为什么培养核心素养”这些问题的解读,我们亟待解决“如何培养核心素养”的问题。而《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仿如及时雨,不仅在如何关注学习本质、如何追求深度理解方面赋予我们理论的启发,更为我们提供了策略帮助。无疑,这是一本帮助我们解决核心素养如何培养的书。

这本书揭示了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概念:“设计”和“理解”。关于“设计”,作者提出了逆向设计,这种设计方案所“逆向”于常态教学设计之处就在于,在常态教学设计中,评估是教师最后要做的事,而逆向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确定了所追求的结果后,首先要考虑评估方案,作者称之为“可接受的证据”;对于“理解”,作者不仅从“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和“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大概念和核心任务”三个层面为理解构建了立体框架,为我们如何架构所需的理解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同时更加注重学习的迁移,把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定为“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所以,这本书的精髓聚焦在一个问题上:我们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习的知识?

通过阅读,我们认识和理解了一个很深刻的概念——UbD,即“逆向设计”。书中向我们提供了逆向设计模板,也就是UbD模板的雏形,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进行逆向设计,依葫芦画瓢,对于一个逆向设计的初学者来说,是相当有意义的。为了让初学者进一步理解逆向设计的方法,掌握逆向设计的技能,文中还以“三页模板:营养案例”为例,阐述了UbD模板设计标准、设计工具,帮助我们产生更高质量的设计。与此同时,还向我们剖析了使用UbD新手鲍勃·詹姆斯的设计思考和反思过程,引领我们走近UbD。????

然而,阅读理论书籍,了解知识技能,也只是停留在灌输与填鸭层面,如何真正理解“逆向设计”,还应开展实践运用,模仿着进行几次逆向设计,针对性地开展点评指导,进行逆向设计比评、说说设计思考和反思,才能将教师们最终引向“逆向设计”之路,才能逐渐削弱活动式、灌输式教学的弊端。

回想以往的传统认知,我们经常把“理解”作为了解、明白来说,比如语文学习中让学生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大概含义等等。当学生能回答出这个词的意思时,我们就会判定他理解了。在这过程中,我们把“理解”的含义局限在了对一些概念知识的解释、回忆和再现上。往往这样简单地判定学生理解的后果是到了做题时,仍有学生不会做,这时身为老师的我们才发现原来这群学生还是没有“理解透”。《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阐释了“理解”更为丰厚的内涵,更注重于学习的迁移,更意味着行动,而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迁移的环境和挑战中也成为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因此,我们需要树立一个新的教学观点:我们要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那个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解者。

不由得想起特级教师金晓芳老师执教的《青蛙卖泥塘》一课。《青蛙卖泥塘》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全文用了大量拟人和夸张的写法,教人像青蛙一样直面困难并勇敢地去改变,教人像老牛那样友善待人,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往。从教材的角度来看,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识字,正确而流利地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并通过表演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课文有一个重要的语文要素是“想象——表演”,在表演中体验青蛙卖泥塘的过程以及青蛙所做的努力,感知泥塘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如何以表演为载体增进学生体验的同时发展思维进而在儿童最近发展区内发展儿童的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语文要素落地生根,这是游戏教学设计重点考虑的范畴。金老师在整体设计游戏教学方式时着眼儿童需求,以青蛙吆喝声为线索贯穿全文,以角色表演为载体发展思维,并伴以游戏式评价,以老牛的话作为学会舒服表达的范例并成功发展学生的语言,最后以产生新的问题为驱动,顺势激起学生更大的阅读期待。吆喝声吸引了“老牛”“野鸭”“蝴蝶”等一系列小动物,吆喝声越来越丰富,吆喝声越来越有思维的内涵。最后青蛙意外发现了泥塘的美好,于是决定不卖泥塘。金老师的课堂呈现了“逆向设计”的精彩所在:在确定了所追求的教学目标结果后,首先考虑了评估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就是“教——学——评”的一致性。再观王自文特级教师工作室舒平老师执教的《书戴嵩画牛》,王存老师执教的《竹节人》等课,无不体现了“追求理解”的教学境界。名师的课堂,总是经得起百般推敲。

教学之难,就难在教材所呈现给师生的学习内容,其背后有许多“弦外之音”,需要师生借助综合性的思考来加以理解。教师自己如果对此没有深入的研究、洞察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工

文档评论(0)

小太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案,课件,实施方案,总结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